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15章 宝岛余波
从《小宇》开始,许愿一口气写了三首歌,帮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歌手获得了民间歌曲大赛的冠军,还顺带着压了老牌音乐制作人蓝天一头,这种颇为戏剧性的一幕在生活中上演,让很多人看了都感觉非常的过瘾。



要知道,就在几个月前,华夏大陆的流行音乐领域的格局还不是这样的,还是以老牌音乐制作人为榜样,众多音乐制作人向着他们辉煌的成就而努力的景象。



而现在呢,完全反过来了,横空出世一个饮冰,直接把老牌音乐制作人的神话给打碎了,把人家的世界纪录也破了,还在正面堂堂正正的写出了比老牌音乐制作人更好的歌曲。



这完全可以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了。



饮冰的宝岛行,除了在音乐领域造成了巨大的轰动以外,还引起了另一个领域的地震。



那就是文坛。



随着桂花大赏被人直播出去,发生了一大串的连锁反应。



首先,就是以苏晨为首的一群作风不正的文人,彻底被诗协开除,并且,在文学界遭到了猛烈的抨击和指责。



先不说苏晨这群人,以前是多么的会作威作福,多么的阴险狡诈,站在高位却对社会没有任何的贡献,单说这一次,苏晨的所作所为,就够他身废名裂好几次的了。



身为诗坛里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居然联合老年痴呆症患者构陷他人,不仅如此,还多次对饮冰嘲讽,仗势欺人,是非君子所为。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最可气的是,逼让他装了,然后写诗这一块被人家吊起来打。



苏晨师徒两个人绑一起都不如饮冰,一首《回答》让擅长写现代诗的傅岩连正面较量一下的勇气都没有,一首《登高》更是让宝岛诗协哑然。



除此之外,这对师徒还把宝岛的文坛彻底搞臭,别人一说起宝岛文坛,那就是一顿嘲讽。



人们都相信,宝岛的文坛能出苏晨师徒这种人,那绝对是从根烂到上边了。



也因此,宝岛的文人们对苏晨更是恨的咬牙切齿,恨不得这个人立刻被吊上路灯嗝屁朝梁晒太阳。



而另一方面,文人们对于苏晨父子有多次鄙视,就对饮冰有多敬重。



《登高》啊,那是正常人能写出来的吗?先不说登高中的技术含量,就说登高这首诗的心境,那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的心境?



他们绝对不相信,这怎么看,都是一位七八十岁的老者的心境吧。



许愿能以二十多岁的年纪写出《登高》,只有两种可能。



一,他是天生的怪才,而天才,向来都是不能用常理来揣度的。



二,这家伙是个外星人,还是科技贼高的外星人,能够ai写诗,并且能够保证质量的那种。



无论从哪个方向看,许愿的文采都像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不可思议。



也正因为许愿实在是太独特了,想认识他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家都想看看,这个传说中的文采盖世的家伙到底是几个脑袋,几个鼻孔,怎么就这么能写诗,并且还能写出《登高》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诗。



网友们也许暂时不了解许愿写《登高》的意义,但是,文人圈子里几乎每个人都清楚许愿写出这样的一首诗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之前被高高捧起的古人那高高在上,不可超越的形象彻底受到了颠覆。



什么诗狂啊,什么诗帝啊,在许愿的《登高》面前全部都黯然失色。



在文人圈子看来,许愿这个人,完全就是个活着的奇迹。



是的,活着的,奇迹。



有很多文艺工作者,活着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名气,在他死后,他的作品被人奉为圭臬,比如梵高。



还有很多人,被称为奇迹一样的存在,但是只存在于历史之中,活着的人谁也没见过他们。



而许愿这种,两者兼具的存在,无论怎么看,在现在的这个社会上,都像是异类一般的存在。



简单粗暴的形容的话,那就是,牛,太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