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行说这个大汉奸在背后出谋划策,越来越难对付。”王娡思索着说,“攘外还是安内?攘外,命各诸侯国出兵,也是削弱他们的实力……有时候,战争是凝聚向心力。美帝就善于玩这手,国内矛盾不可调和时,就对外挑起战争。”
“文帝对匈奴问题的认识很清晰。一是汉地对草原大漠不熟悉,不了解匈奴的生活方式和战争方式,无法建立适应匈奴环境的军事力量,无法完善打击匈奴的军事决策。二是汉地缺乏足够的战马、骑兵,不能建立适应匈奴环境的军事力量,完成打击匈奴的军事任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景二帝采取的措施是推行马复令。通过鼓励民间养马,建立强大的畜牧业,积累物质基础。”说着,王娡不由唏嘘,“这其中不少策略,是贾谊和晁错向皇帝提出的建议。可惜,这二人都早逝了!”
还是代国藩王时,匈奴右贤王入侵,曾经打穿过文帝当年的穷代国。文帝为皇,封三皇子刘参为太原王,继承自己当年的穷代国。后来又徙封刘参为代王,把贫富两个代国合并。刘参的代国坐拥84县,天下第一。
文帝给了代国各种便利,采用晁错的兴建边疆建设兵团据点,在代国边境以千户为一个据点,朝廷提供农具粮食和兵器,其实就是新设县城。就是要代国对付匈奴,步步为营把汉文明推出河北,走向草原。
虽然不像华北平原和淮北平原为膏腴之地,但代国土地属于黄土高原,高梁和小米的产量并不低。与频仍的黄淮水患相比,代国的太原盆地,可以称为天府之国。
代国养殖业更为发达,像军用马匹、农用耕牛、驴子和骡子都较多。采用晁错的建议,在代国兴建马场。代国马场为文景朝提供了数十万匹的战马。
还是采用晁错的建议,收买周边小部族,以夷制夷。胡汉杂化的代国,民风开放。生育率较之全汉国更高。人口的增长,伴随着国力也强化,代地兵以骁勇善战著称。
“晁错的《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募民实塞疏》,本宫都让彻儿背诵,写出自己的见解。经营多年,现在该亲眼去看看代国实施得怎么样了!”
王娡说着,又想起窦婴和周亚夫:“本宫让魏其侯和条侯来访姚翁,结果如何?”
“老夫只给他们一句话:忠于幼主,成就霸业,功名千秋!”
王娡点头:“彻儿确实需要这二人的攘助!也希望此二人有善终!”
命人唤来刘小猪和卫绾,王娡言说要去代国游览。
“皇后娘娘三思!”卫绾鞠躬道,“此去代国,路程近一月,正是粟谷收获之季,也是往年匈奴南犯掠夺之时,战事频频。太子与娘娘不可以身犯险啊!”
“贼寇!”刘小猪气愤说道,“孤正要会一会那匈奴贼人!杀他个人仰马翻!为太子尚且苟且,边民何以为生!”说着握紧手中之剑,面色凝重,“母后,我们去代国吧!”
王娡看看卫绾,笑着对儿子说:“彻儿不可鲁莽!”她转脸吩咐姚翁,“请门下几位剑术高明侠士暗中保护。我带彻儿、晴儿易容改妆为马匹商人。”
王娡知道,景帝刘启必定派有人暗中跟随保护。但需做好自保准备,再加一路武士也是必要的。
“皇后娘娘,是否知会代王刘登?”卫绾见王娡主意已定,不再劝阻。
“先不必。需要时再告知。”王娡摇手。
刘登是王娡入宫第二年,原代王刘参薨后登基。作为刘启的侄子,回京朝请时见过两次。
代国作为与匈奴一线对抗的强兵大国,文景二帝对其都给予了强有力的扶持。
于是,这样一个车队出发了。
一个满脸麻子的青年男子,带着两个乖巧懂事的儿子,老管家陪同照顾,一辆马车载人,一辆马车拉着随身物品,由梁地入代地,购卖马匹。
而季心、剧孟等,化作丝绸商人,带人拉几车绸缎,前往代地贩卖。
“王彘,胡人为何屡屡袭扰边境?”化名王信的王娡问刘小猪。
“胡人穿吃不仰赖土地(穿羊皮而吃兽肉),辗转迁移,逐水草而居。冬日冰封,草粮难得,便南侵在我边塞之下游猎,暗中监视,待我守军人数过少时,他们就立即发动攻击,抢掠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