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皇后娘娘!”太子宫的宫人,见王娡到来施礼。
王娡摆摆手,看到正殿前,中郎将袁种带龙骧侍卫们候着。看来景帝刘启也来看刘小猪了。
袁种和侍卫们要施礼,王娡示意静声。侧殿太子太傅卫绾正在翻卷书简,看到王娡进来,默声施了一礼,看到王娡问询的眼神,把手指向菡萏阁。
菡萏阁是太子静修的静室,此时门掩着,王娡听到里面景帝刘启与太子刘彻在交谈。
“……将为太子奏方术之士有资略者,若庄周、魏牟、杨朱、墨濯、便蜎、詹何之伦,使之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此亦天下要言妙道也,太子岂欲闻之乎?于是太子据几而起,曰:“涣乎若一听圣人辩士之言。”涩然汗出,霍然病已。”
刘小猪在背诵枚乘的《七发》。听闻小猪背得流畅无误,王娡不由得笑起来。
“彻儿可知《七发》其意?”景帝问道。原来刘启是来考察小猪的学业。
“七发先写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指出太子之病,源于生活过分侈靡安逸;后分别写音乐、饮食、车马、游览、田猎、观涛六种活动;最后言明只有听要言妙道、提高学识和精神修养才能根治疾病。”刘小猪侃侃而答。
“为何开始吴客劝诫楚太子勿要沉溺声色犬马,后田猎、观潮起兴,直至听取要言妙道,太子疾患才痊愈?”刘启追问。
“父皇,孩儿以为:先是儒家身份提出劝诫,为主流观点;后以道家之意,倡导走出宫闱,接近自然之味,为“道法自然”之态。最终听取要言妙道,解惑释疑,为圣贤之道。”
“嗯~~”景帝似在赞许,“那彻儿认为《七发》最精妙之言,是哪里?”
“当是“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开眼界、增知识、明道理,才是根本!”刘小猪认真回答。
“彻儿所悟甚好!”景帝叹息,“朕渐感身体不适……你皇祖母大行前,嘱咐你的话,记得吗?”
“孩儿……”刘小猪犹豫一下,“孩儿记得。”
“说给朕听!”
“皇祖母说:彻儿切记,刘氏江山,勿要他人改了姓氏!”刘小猪说道。
“彻儿可知皇祖母之意?是让你,小心你母后!”景帝刘启说道,“彻儿心中要有定数,你母后之言,当听则听,当做则做……”
门外的王娡听得咬牙切齿:窦老太婆死有余辜!以六宫多事为由支开本宫!原来是要离间我夫妻、母子!
“朕已封你母舅王信为盖侯,田蚡为太中大夫,原是为彻儿登基后所倚重……”刘启沉默一会,“朕随后会褫夺尔等爵位,剪除你母后羽翼……”
“咣当!”王娡猛地推开房门。
“陛下!您怎能如此对八岁小儿言说其母?!”王娡怒目圆睁,泪水夺眶而出。
“彻儿,出去!晴姐姐在殿外,去和她练剑!”王娡强压怒火,故作平和对刘小猪说。
刘小猪看看母后,又看看父皇。见景帝尴尬不语,不安地施礼后出去。王娡关上门,一双如水美目,盯得景帝局促不安。
“陛下!娡儿不知身犯何错,竟致陛下视臣妾为佞逆……”王娡声泪俱下,“是臣妾对先皇和母后不孝?是对陛下不忠?还是对儿女不慈、对六宫妃嫔诸皇子不贤?”
“陛下见过大汉哪个妃子,出宫到险恶之地,诛杀诸侯王太子,除汉廷心腹大患?”王娡说着上前一步,却惊得景帝后退一步。
“阳陵邑时疫,臣妾冒死前往,二十日扫平疫情!为陛下赢得万民伞和民众爱戴!又奉帝命去梁地,暗杀梁王……”
“臣妾惜陛下名节,为陛下分忧,出生入死,披肝沥胆,难道于大汉无有寸功?臣妾无怨无悔,做这些乃份内之事,皆因臣妾是太子之母、大汉皇后!臣妾只此一子,难道会夺彻儿的江山?!夺了江山又传于何人?!”
连声质问,王娡痛不欲生,“臣妾为陛下生儿育女,孝奉母后,维护汉家利益,方有先皇赐封汤沐邑!”
“陛下重病垂危,臣妾衣不解带,端汤煮药,陛下才得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