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262.初试与视野,提前的生日礼物?
季成光盛好第一碗端给李安,李安也不客气,“太稠了季哥,我自己来。”



见李安嫌这碗稠,季成光又问季洋,季洋也嫌稠:“给我妈。”



胡蓉也嫌稠:“你自己喝。”



连吃一圈瘪,季成光心道你们不喝我自己喝。



“nud”



一顿轻松惬意的午餐就在这轻松的气氛中结束。



距离乐理考试还有两个小时,回酒店的路上季洋又提起在他之前上场的那名女孩。



言语里还是有些在意对方为什么也能弹完。



李安觉得季洋的心态出了点问题。



他虽没有现场听到那名女孩的演奏,但通过半年来的训练,他相信季洋对于钢琴音乐的审美已不再是从前。



那么按照季洋描述,该女孩显然连手指的基本问题都没有解决。



这在李安看来算是艺考考场上几种常见的考生类型之一。



进行过专业学习的演奏者,大都可以通过另一名演奏者在两个句子之内的演奏对对方做出一个初步的水平判断。



而对于身经百战的学院派钢琴老师而言,两个句子的长度可以缩短到一个小节,他们只需要一小节基本就够了。



考场上不会出现开头很业余,然后越弹越专业的情况出现。



程度好的考生哪怕起手第一个音弹错了,也不会影响考官对于他整体水平的评判。



程度差的考生哪怕从头到尾没有出现一次失误,评委也不会将他的水平列入程度好的这一列。



但是这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大多是考生都会忽略的问题。



艺考终归是一种考试,考试本身就具有选拔的属性。



考生之间相互比对时,更多的注意力会放在谁弹得好、谁选的曲目大,而在考官的眼里,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比如演奏状态、比如整个人的精神面貌,比如哪些孩子可能更具潜质。



或许考官们觉得该名女孩在舞台上的整体状态不错,或许考官们看到该名女孩可能存在的某种天赋。



以季洋为例,如果季洋天赋不好,那么李安再怎么花费心思她也达不到今天上台的这个水平。



再换个例子,季洋认为该名女生没比之前的那名男生强多少,没强多少但终归是强出一点,可能就是这一点让评委眼前一亮。



“别小看那一点。”



“初试考场上什么情况都会发生。”



他又给季洋讲了一件原主记忆里的真实事件。



16级有那么一名考生,他在艺考前没跟学院里的任何一名老师学过,他参加完上午蓉院的初试,从考场出来就要去农大,准备参加农大下午的复试,不打算考蓉院初试环节的小三门了,意思等同于放弃了蓉院。



结果最后硬是在同伴的劝说下才留下参加了小三门考试。



“然后他初试过啦?”季洋好奇问。



李安:“后来复试也过了,然后进了魏家班。”



季洋:“好厉害,是哪个研究生师哥吗?”



李安笑笑:“昨晚还给你点赞了。”



季洋张大嘴:“啊,郑师哥啊!”



李安点头叹了叹,要说造化弄人,如果那天海涛放弃了乐理考试,他也就没机会结实这个小老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冷静,保持一颗平常心。”



“哪怕就是你说的这个女孩最后考上了,也别太惊讶。”



季洋心里还有最后一个小问题:“老师,你说她是不是”



话说一半她停了下来,车厢内也随之陷入安静,季成光握着方向盘不动声色,胡蓉看向窗外。



三个大人都知道季洋没说出来的后半句话是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