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曾经权倾朝野,为官者众多,尤其是分家之人,遍布各州,州、郡、县皆有姜氏分家之人担职。
奈何朝廷的道果有坑,皇室若要办某位官员,那官员即便是修为不凡,也和普通人无异。所以在主家迁移海外之后,绝大多数分家之人便辞官离去,现在还可以在分家中看到一群空有境界却无实力的前官员。
他们作为地祇道果容纳者,离开了自己的神域,修为皆失。而神域,也就是其所治理之地,又被朝廷委任了新的官员,除非哪一天能宰了新任官员重归原岗位,否则的话,是没可能恢复的了。
但也有一些人,没有选择辞官,而是秉承忠君爱国之心,坚守岗位,换言之——他们背叛了。
这些人依旧担任朝廷官员,如今的扶风郡郡守姜昭义便是其中之一。
这算是一类。
还有分家之人,依旧念想着主家,为主家奔走,时刻想着迎主家归来。
这也算是一类。
这一类人原先占大多数,拜入鼎湖派的姜氏之人都属于这一类。但因为主家的离去,各分家遭遇打击,其中尤以此类分家最甚。在经过毒打之后,不少分家认清了现实,甚至有部分分家选择了改姓隐遁,眼下只算是占少数。
剩下的,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抱团生存,只想延续下去的;另一类,则是保存实力相对完整,想要吞并其余分家的。
倒数第二类,算是姜离的隐形盟友,一旦确定姜离真的行,他们就跟上。
最后一类,实际上该说是一家,雍州岐山姜,第五十六脉分家,世代居于雍州,拱卫祖地。这一脉能在盛产反贼的雍州扎根,实力可谓是不俗,又因为雍州形势复杂,令这一脉保全了不少实力,没有折损太多。
姜炀所说的败类就是这一家,近两年来,他们一直忙活着吞并其余分家。
“岐山分家仗着有一位五品,就欲行吞并之事,我看封锁消息的就是这一家。”姜炀愤愤说道。
“五品吗?”姜离喃念道。
别看宗门里强者很多,光是四品就有六个,但真要是放诸天下,七品和六品才是主流。哪怕是算上老一辈、老老一辈子的人,七品和六品也还是主流。
至于五品,五品以上的道果都是有数的,据宗门古籍记载,从五品到一品,所有的的道果加起来也只有三千之数。也就是说,哪怕是最弱的五品,那也能在天下无数生灵中排到第三千名。
岐山分家有个五品,在当下的姜氏分家中,可算是最顶流的了。
“我记得岐山就在扶风郡内吧?”姜离问道。
“当然是在扶风郡内,距离姜水也不远,”公孙青玥道,“当年姜氏出祖地,便是在岐山和姬氏会盟的。”
“那正好。”姜离笑了起来。
······
······
马车顺着官道继续往前,奔行大约二十里,就见山峰林立,沟壑纵横,在群山之间,一座小而繁华的县城屹立。
哪怕是正处于旱情之中,岐山县城依旧繁华。名唤“七星”的长河从县城中穿过,成了当下周边村镇活命之源,县城里可谓是摩肩擦踵,马车都难行。
姜离悄然从马车中下来,赤红的法衣本该是最亮眼的颜色,却在此时无人关注,他就像是幽灵般穿过人群,往着岐山姜氏分家的住宅行去。
无需问及他人,只需顺着热风,寻到城里最为阴凉之地,那里便是岐山姜家的所在。
姜离都没绕什么路,就来到了姜府门前。
夏日炎炎之气在接近这座府邸之时悄然减弱,清凉的感觉恍如还在夏季之前。
旱情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是一大难关,对于世家而言却只是无关小事。有修行者在,有各种道果能力,无论是宅邸温度还是田地收成,都不需要过多担心。
姜府门口,六个膀大腰粗的家丁守着大门,观其精气强盛之姿,都算是练武有成的武夫,为首者精气已是超过了常人界限,赫然是一九品的修行者。
就是不知这修行者容纳的是何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