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在下是仙门蜀山弟子赵青遥,平素最是喜剑,刚刚杨先生那一道剑气中,其间所蕴剑意之正堪为剑道典范,泰然若一,不矜不伐,饶是我门藏经阁中亦少见有如此大哲理的剑法,甚至刚刚在下接先生那道剑气时,还从中窥见一二类似本门‘上善若水’大境界之意,只是先生似乎力有未逮,这杨氏剑谱还未至如同老盟主般圆满……不过如今亦是足够,还望先生能不吝赐教,以剑为在下解困。”
杨暾闻言,这才回过神来,缓缓将手中鹿钟垂下,凭着自己闯荡江湖数十年的经验,略一盘算便识出眼前人的身份,忙道:
“敢问足下……可是蜀山当代掌门“跫音剑”李辟易李老神仙的唯一真传?”
这次便轮到是赵青遥发愣了,自己神隐山门一心求道十数年,别说是师承,就算是自己的名号都几乎是无人知晓,面前这位络腮大汉能如此轻易便能说出自己师父的名号,不由得让这位单纯若赤子的蜀山大弟子有些怀疑对方与自家师门的关系。
“呃,确,确实如此,那既,既然杨先生认识家师,还请看在他老人家的,呃,面,面子上,呃……”
玉雕似的人儿红起脸来便有些透亮晶莹的可爱,仙气蒸腾后便是堕入凡间的反差美感,由清泠的高高在上到可以亵玩的神态,这无疑是最为诱人的变化之一。
初尝以权势地位压人的赵青遥在这方面显然与他除剑道以外的其他方面一样,是个天生的白痴,磕绊生硬犹如蒙童强读佛门《楞伽经》一般,到了最后甚至结巴到连话都说不完全,只能悄悄低下快滴血的脸庞,就连手中山崩于前不动分毫的长剑都开始轻微颤抖了起来,可怜的让人想欺负一番。然而杨暾显然没有这方面的想法,而是更握紧鹿钟,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不知蜀山剑门的十二建言剑……赵先生手下已得多少?”
此时论及剑道,赵青遥便立刻来了精神,然而正欲与杨暾大论一番剑道时,突然发觉其间有些不对劲:十二建言剑是蜀山掌门一脉单传的镇派级功法,其剑理传自先秦道家著作《道德经》中对道德万象描述的大哲理,后经蜀山初代掌门改编后成为一套体系恢弘庞大的剑法,剑起剑落风动云扰,席卷寰宇无可匹敌锋芒,其威势至盛时甚至有传言说这位蜀山开山掌门正是凭此剑法一举成剑仙,最终成功飞升仙界晋升仙人。
然而实际上,与其说这是一套剑法,其实却更像十二把真正存在的剑,因为无论是蜀山哪代掌门,其中真正练成十二建言剑的人都确信的确存在十二把从第一代起便传承下来的绝世剑器,然而直至今日,蜀山弟子所见所知的蜀山掌门佩剑都只有一把,而且代代并不相同,其间并无传承。
另一方面,十二建言剑与其他蜀山剑法不同,并没有与之相配的剑心传承,若说是功法,无疑缺失了最为核心的一部分。因此这门传承千年的仙门剑法,因着更偏似哲思典籍而非功法剑谱的原因,成了即使是历代掌门也鲜有修成的极考验天赋根骨的一门功夫。
幸运的是,此代蜀山掌门李辟易成为了这为数不多的幸运儿之一,甚至他的真传赵青遥也凭着绝佳习剑根骨与一颗与生俱来的澄明剑心,也在短短二三十年内成功掌握全部的十二建言剑,若是没有山上道门一支里那位天赋近乎妖孽的大师姐,赵青遥无疑便是蜀山近百代以来最有希望羽化飞升的真传弟子了。
但以上的一切,全都是蜀山门内核心机密,甚至十二建言剑本身的存在,便是只有内门弟子级别以上才能获知的秘密。此时面对一个中原武林的糙大汉,竟能从他口中听到这名字,饶是赵青遥这样的剑痴,也是一皱眉头,瞳孔微凝,有些迟疑地缓缓答道:
“在下不才……门中十二建言剑,已尽入囊中。却不知杨先生是如何——”
话音未落,杨暾已然点尘而至,掠身飞剑前来,只见刹那间剑芒大动,鹿钟剑上剑气如虹,暴射如瀑,一往无前直奔而去!
赵青遥见状,心中先是一惊,随后又不免心喜,嘴角含笑,手中长剑紧握,正欲抬起以御时,忽然发觉杨暾的剑锋所指似乎并非是向自己所挥,而是稍稍偏左,刺向身后那一丛林影间去,不由心意稍动,那颗天生对战斗敏感的澄明剑心一经运转,顿时便发觉有一股煞气在身后蓄势待发,瞬间心起而手落,向着相同之处亦是斩出一道剑气,一时间杨暾中正无贰的鹿钟剑气与赵青遥缥缈飞仙的不知名剑气交错,将那本就稀疏的草木花丛削去大半,充盈自然奇趣的错落叶石也被瞬间绞成毫无生气的飞灰,四散飘扬,将那道本该已现身的佝偻臃肿的老者身影又重新遮挡一二,反而令得他身上刚刚暴涌以抵挡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