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五十四章 七天后再答复
陆九的优势在于既会针灸,也懂经方。



这是现在很多中医都做不到的地方。



自然也就使得他在治疗一些疑难杂症时,会显得得心应手。



痿证这个病,针灸与中药并施,效果绝佳。



但是怎么取穴,就是个难题了。



阳明经有两条,一条是手阳明大肠经,另一条则是足阳明胃经。



这是人体气血最足的经脉,也是阳热实证多发的经脉,如果有患者发烧,那清热泻火的穴位,基本就在阳明经上。



比如退烧用的商阳穴。



陆九现在要做的,就是先清患者体内热毒,再针刺足阳明胃经,把胃气给强起来。



一般大病,陆九最喜欢的就是强胃气。



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无论是患者的日常生活,还是治疗的各种手段,都会消耗气血。



要是脾胃运化功能没有强起来,生化无源,那治疗起来也是事倍功半。



与此同时,陆九也会在手阳明大肠经上取穴。



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在这里取穴对肺也有好处。



再加上,脾胃属土,土能生金。



这两个地方强起来,肾水就有了足够多的津液化生为肾精。



如此一来,正循环建立,那么五脏就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循环中,慢慢恢复其功能。



到那时,患者气血逐渐充盈,可以濡养宗筋,患者的筋脉就能变得富有弹性,多余的气血也能流向四肢,力量就会重新回来。



脾胃强起来后,患者全身的肌肉也会增长,肾精充足,骨骼力量就能支撑他站起来。



可以说,只要患者的五脏能够得到调理,并恢复到正确的循环之中,那么患者恢复如初也就是时间问题。



陆九刚才把脉的时候,也看了一下患者的气血情况。



虽然气血有亏,但还没有到元气大伤的地步。



而且痿证这个病,虽然肌肉全都萎缩了,但五脏中的气血却没有流失太多。



这大概就是当气血无法走到四肢后,便全都聚拢在五脏之中。



尽管总量少了,但对五脏来说,勉强够用。



那陆九也就不需要再给患者开食疗方子,让他养一养气血了。



现在这个状态,完全可以直接上针灸加中药治疗。



“来,把你爸抬到小床上,我先给他针刺一下。”陆九道。



鲁恒闻言,立刻照做。



他爸现在瘦弱不堪,抱起来根本不费力。



没一会,鲁恒就已经将他爸放在了一旁的小床上。



陆九则拿着针,来到了患者面前。



少商、列缺、尺泽、合谷……足三里、阳陵泉、环跳……



陆九以平补为主,其中几个穴位是为了清热,所以便用上了透天凉手法泄之。



半个小时后,针刺结束。



陆九随即开始开方子。



这个时候思路就有不同了。



独取阳明是针刺的治疗方法,而经方对痿证的理解则不同。



因为热毒伤阴的同时,也伤了阳。



患者得病的时间太长,热毒早就不在里,而是跑到了表面,这个时候用针刺在阳明经上治疗,很快就能将热毒给祛除。



但五脏被损伤的真阴和真阳,就不能用这个办法去调了。



所以,独取阳明是治痿证的办法,但痿证造成的五脏受损,却不能用这个方法来调理。



这听起来很拗口,但中医就是这样,从来都是关注患者整体,而不是病症本身的特性。



当患者真阴真阳受损后,肌肉筋脉失养,常年没有运动,也就意味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