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谁也不会关注一个穷得叮当响的活动;第三,某种意义上是最重要的,有人来捧场,唱堂会嘛,冷冷清清的谁在乎?
只要这三点搞定,剩下的也就是水到渠成的慢慢深化影响力,只要不出现什么严重错误,活下来不成问题。
“唉···”
赵滔叹口气,“好不容易不折腾地下电影,那小孩一说话,你这是又要往另一个坑里跳。”
“别抬举他,这个想法我早就有,只不过一直没想通而已。”
贾科长叹口气,又道,“他刚才有句话说的不好听,但还挺有道理:您的时代是小县城的时代,青年们迷茫的活着,堕落着,然后毁掉自己···”
那时候,万年笑着说,“我没说一切都变好了,有人还是在堕落着,不过方式不一样了。您能拍出为了生活去偷东西的县城青年,但不一定能拍出为了买水货手机往返于内地和香江的商贩。这些需要交给年轻人,需要交给当下的导演去拍。”
“呵···”
他笑了笑,“那小子是这么说的,我老了,以前认为的堕落都开始跟不上时代了,也就意味着不够真实了。滔,是吗?”
赵滔张张嘴,最终还是没说出话,只能轻轻叹了口气。
贾科长笑笑,“老了也不能闲着啊,谢老师都能为年轻导演办事情,我总不能一直窝着吧?这样的话,跟那些诗化自己苦难的老家伙有什么区别?”
······
两天后,《狩猎》在卢米埃尔厅首映。
这个时候,就能看出人脉的重要性。
想当年,万年来卖片,放映厅门口,站着如喽啰。
看今朝,徐老怪、贾科长、吉尔莫、小多兰,电影节能排上号的人物都来捧场,突出一个热闹···
“我看了你们的海报,有种冰冷的美感,您这个年纪还能保持如此的创意,令我尊敬!”
多兰恭敬的跟谢飞握握手,《狩猎》的海报选取的就是电影结尾那一幕,人群中血流满地,憨厚和蔼的老人转身微笑,有种淳朴的恐怖感。
首映之前《狩猎》便进行了小规模的点映,主要是针对媒体,让报纸们吹吹牛,吸引观众来看,跟国内宣传一个道理,就是不好请水军。
法国人民对万年还是很欢迎的,作品高质量,还有股法兰西人民特有的骚气,令人欲罢不能。
评审团里,除了那几位熟人,万年也就认识苏菲·玛索还有西耶娜·米勒,前者不必多说,一代人的白日梦女主角。后者演过一部英国电影《阿尔菲》,相当漂亮。
不多时,观众入场,两千多人的放映厅几乎被观众跟媒体坐满。
影片一开始,便是那个小村庄的山中景色。
跟着转到小学,学生们嬉戏玩闹。
画面再一转,镜头跟在万年身后,他穿着普通,手里提着包,走在粗糙的石板路上,两侧有农人耕地,村妇浣衣,树丛上方交织着电线,混沌如蛛网···
这么一个长镜头,立刻就能看出电影的质感,直接就能让观众带入,真的置身于那个温暖明亮的村庄清晨。
接着赵金麦出场。
农村姑娘,父母外出打工,跟老人关系不好。老人慈爱,却跟孙女没共同语言。
三言两语介绍背景,万年扮演的老师跟学生们关系极好,跟着便是几场师生和乐融融的戏。
接着,女孩送出了情书,被拒绝,羞怒之下说谎,出现了电影的第一处冲突。
冷暴力,校长的不齿、老人们的愤怒,还有学生的疏远。
三伏的太阳下,却有种腊月的寒冷。
全场观众安静如鸡,连影评人都不逼逼,专心看着电影。
万年时不时回头看看,实在不确定反响如何。而谢飞老爷子就很放心,直接眯着眼睡了过去,反正电影都看过好几遍了,好奇心半点都欠奉。
“你演的不错,要是有这个状态,说不定《汤姆》就能拿金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