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练过武术的吗?”于成辉看了看眼前的几人问道。
人群中举起一只手,聂源道,“算是练过一阵子枪,不过都是花架子。”
“行吧,那就是都没有!”
于成辉摇摇头,“练武不是过家家,若是发力错误,莫说不能护身,更要伤身。既然你们几个都没武术基础,那咱们就从基本功开始训练。”
基本功三个字,基本上就是又苦又累的代名词。
习武更是如此。
拳法的基本功是出拳,那刀法的基本功必然就是挥刀。
在岛国剑道的训练中,有名为素振的基础练习,说白了就是挥刀。几百几千次的挥刀,直到让身体记住技术动作,也让身体习惯挥刀的感觉。
“记住,每次要向前斩,不要光是抡圆了往下挥。你学的是武术,不是棒球!”
老爷子严厉无比,在几人的身后跟监工似的,碰见不正确的技术动作还要指教一下。
王千原跟陈昆还比较轻松,他们练习中使用的是与剧中道具类似的长刀,重量没那么重。
万年跟季某人就比较吃亏了,拿的就是丁修同款的苗刀,只不过是木制的。
别看是木刀,重量足有两斤出头。
苗刀的握法跟一般的长刀还不太一样,过长的刀刃导致使用者在挥砍中需要的力量增大,为了降低消耗,也为了降低挥砍对手腕的压力,使用者一般都会把刀柄作为杠杆来进行使用。
握刀时,一手握刀柄前部,虎口靠近护手,一手五指握柄后部。握力上也有讲究,不能太松,太松会脱手,影响劈砍的准确度。也不能太紧,握的太紧,那么刀刃的变向又会变得不灵活。
“紧而不死,活而有力,”于成辉说道,“你们俩是重点,能不能让观众看到我国传统双手剑的技术,就看你们的练习效果了。”
“是,”两人有气无力的回答道。
“中气下沉,含胸拔背,收腹敛臀,以腰带刀,身催刀往,蜿蜒蛇行。”老爷子继续道,“挥刀要灵动,气必定下沉,谨记!”
“是!”
扛着两斤多的刀挥了几千次,换谁来都是这个效果。
练完挥刀,几人还需要练习步伐。
苗刀的步伐也有讲究,以疾绞连环步为主,运动中进步要求后脚发挥最大的短力,使前脚迈出越远越好,后脚贴地向前滑行。落脚时,脚跟先着地,既轻灵又稳健,轻而不浮,沉而不重。动步时,两脚要敏捷。逢进必跟,逢跟必进,进退连环,疾速连贯。
从滑步这一点上,就能很清楚的看出岛国剑道对于苗刀刀法的影响。
据说,当年戚继光老爷子在剿灭倭寇的途中,从倭寇手里得到了名为“影流”的刀法。
别笑,不是“影流之主”那个影流。
这个“影流”,更有可能是岛国“阴流”的误记,阴流是在剑术师爱洲移香斋手中诞生的剑术。相传他参笼廿一日,睹蜘蛛之变幻而得悟剑之极意。后来,被称作剑圣的上泉信纲还在阴流的基础上悟出了新阴流。
跟修仙小说似的,于成辉老爷子据说也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悟出了螳螂穿林剑的极意,大概武术家都好这口。
半个多月后,几人的基本功算是达到了于成辉老爷子的要求,接下来可以练套路了。
靳一川跟丁修的刀法来自于戚家军,因此,在动作设计上,于成辉综合了辛酉刀法、单刀法选以及他自己的螳螂穿林剑。
看上去就是一个劲的挥砍,其实在步伐和动作上都有很高的要求。
一个当头三连打,于老爷子硬是给弄出十二条标准来,从握刀姿势,到刀柄的高度,甚至于连双脚的站位都有讲究,不可谓是不用心。
“于老师,您看能不能设计几个好看一点的招式,两个人就这么对着砍,没啥意思啊?”训练间隙,万年跟季某人鬼鬼祟祟的来到了于成辉身边,寻思着能不能搞出点武功秘籍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