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九十六章 后脚再见
生活也不过是上世纪90年代,京城里胡同住民的正常生活。



按理说,这种电视剧,对于大部分观众的吸引力并不强。



奋斗都需要用各种狗血剧情来吸引观众呢。



但是,很怪,人们在看完前三集之后,就抓心挠肝的想继续往下看。



短短几天功夫,除了本就关注这部剧的观众之外,再见1990又聚拢了一堆各个年龄阶层的观众,有老有少。



少年人看剧,自然是为了看俊男靓女,再见1990主角团全员青春年少,保准能勾的少男少女魂不守舍,整天想着看电视。



而中年人看这部剧时的感情就十分复杂,他们既关注剧情,关注胡同里各个人家的家长里短,也关注孩子们的爱情,关注那青涩的恋爱。更重要的是,电视剧的那股感觉太对了,经历过1990年的人,只要扫一眼就能发现属于那个时代的东西。



发型、打扮、音乐、电影,看着电视剧,这些中年人们感觉自己的青春都回来了。



男孩子们墙上贴的海报都是曼玉祖贤,男人们暗自落泪,怀念当年的白月光,眼前心里都是白衣飘飘的聂小倩跟开心鬼里青春年少的曼玉。



女孩子们听的音乐则是香江情歌,女人们也是暗暗垂首,怀念着几十年之前的青春,“可不可以”的曲调在耳边隐约响起。



相比于家长心中的忧郁,孩子们则是被电视剧中几人的感情线所吸引。



第二天的剧情里,德善的女同学们告诉她,善宇显然喜欢着她。迟钝的德善这才反应过来,她面对善宇的时候开始不好意思,为了跟善宇吃小吃,还大晚上地化个浓妆,弄得家人和善宇都很诧异,德善的初恋开始了。



而面对善宇十分羞涩的德善,在郑焕等人面前却又非常的自然。在第六集中,被小流氓追赶的郑焕跟德善紧紧贴在一起,藏在了墙缝中间。



两人似乎一点都不害羞的样子,这种自然而然的互动也让年轻人之间多了一批支持这对cp的死忠粉。



第六集播出之后,观众群开始爆发了。



首先开始大规模讨论的是网络论坛。



“年度最佳电视剧,没有人不同意吧?胜在细节,邻里情是这部里最突出的特点,父母的戏份也由之增多,对于亲情的刻画更加细腻。穿破洞袜子的妈妈却给儿子买香蕉,婆婆让儿媳妇买东西给孩子,亲妈却会让女儿买套衣服穿,倔强不认错的姐姐会为了妈妈大声道歉等等,比以往更加真实生活化泪点密集。”



“什么叫青春,这就叫青春!青春不是拿着亲爹的钱跟后爹的权为所欲为,而是美好的怀念跟青涩的悸动。我们的青春可没那么多狗血的爱情跟斗争,平平静静,安安稳稳的青春最真实!”



“除了对爱情的描写之外,电视剧对邻里关系以及父母的描写都很到位。短短的几集,胡同里几家人的性格和家庭都完全展现了出来。青春之所以迷人,是因为青春里不只有我们自己,还有年轻的爸妈、一起长大的朋友、闪闪发光的爱情,和一去不复返的岁月。”



接下来各路报纸也开始跟上。



“生活化跟艺术化的完美结合,在具有艺术内涵的同时又真实展现了时代背景,与众不同!“



“怀旧的主题让成年人感受到了共鸣,而真实的青春则让年轻人感同身受。”



除了剧情之外,再见1990中的几个彩蛋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再见1990的剧情是跟随德善接受采访而展开,而引导观众去“猜老公”的,也是剧中不时出现的采访。



除了德善夫妻之外,德馨以及德辉也在采访之中出现过,无形中也提升了人们对后续剧情的期待度。



而为了跟剧情相呼应,青年影视在两个月之前就开启了与剧中相似的采访活动,采访的对象就是与剧中德善年纪相近的夫妇。



地点则是再见1990拍摄中用到的布景,采访的问题也跟电视剧中大同小异,关于初恋,关于爱情,关于婚姻,关于工作。



每集电视剧结束之后都会放出一集相应的采访。



这个采访也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被网友戏称为“婚变催化剂”。因为在采访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S~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