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巧道,“就上午到的,公公去县城接的,中午吃饭的时候公公在说这事,这次来的都是些老头老太太,一大把年纪了,不知道经历过什么,看着不**样,造孽得很。好在公公赶了驴车去,要不然他们怕是得倒在半道上,现在还在牛棚躺着呢。”
严利河走了后,严大智季慧芳担心闵巧一个人带不好小遇遇,就让母子俩和他们三个老人一起吃,能帮忖一二。其他两家也没意见,他们如今收入好,不差这口吃的,自然不羡慕嫉妒,而且忙的时候,大家都是在一起吃的。
孩子有师墨帮忙照料,他们就管几个大人的吃喝,日子过得很轻松。
闵巧也欣然同意,严大智季慧芳都是很开明的公公婆婆,知道她要绣花,不能伤手,不擅长做饭下地,所以饭都很少让她做,平时帮着打打下手就是。
奶奶也是个和气的老人,以前没分家时或许想一碗水端平,总让严大智一家受委屈。现在分家了,很少再掺和家里的事,安安稳稳的享福养老,不对小辈指手画脚。
她的日子过得很惬意,和嫁人前没什么差别,也就很乐意和老人们一起吃饭。
孩子有人带,吃饭有人做,平时就帮着做些衣服鞋子,缝补丁,这些都是她擅长喜欢的,农忙时帮忙洗洗衣服,收拾收拾屋子就是。
家里有钱有吃喝,不用她干活挣钱贴补家用,男人疼惜她,妯娌之间也和睦,尤其有个出手阔绰,关系好的堂嫂。
等小遇遇再大点,就能送去和哥哥姐姐一起玩,她又能轻松一些,日子不要太美。
村子里所有小媳妇都羡慕她有个好婆家。
中午饭桌上听了严大智唏嘘那些老人的话,她没见到人,不了解具体情况,但听那语气也知道老人们过得十分不好,路上遭了不少罪,能活着到这,实属命硬。
想想自己一家以前,总感觉哪哪都是幸运。
师墨不关心这些人遭受过什么,曾经做过什么,只要人品没问题,且也能研究出木耳的种植方式,就是可用之人。
以后这事交给他们,比下地轻松,他们能过上轻松日子,严家大队也能多些收入,两全其美。
“我回头去跟堂叔说一声,让堂叔去问问那些人,也看看这事能不能成。”
闵巧笑道,“肯定能成的,师姐姐的法子就没有不能成的,我都不敢想象我们严家大队以后会变得有多好。”
不知不觉间,闵巧嘴里的你们严家大队,变成了我们严家大队,可见,她如今是真正融入到了这里,把这里当成了家,有了归属感。
师墨道,“不过是巧合,能不能成还不知道呢,”转而又问道,“今年有知青来吗?”
闵巧摇头,“没有,公公说,领导的意思是我们严家大队这两年招了不少人来,应该是不缺人手的,这些知青就留给其他大队公社,给他们帮帮忙。公公自己也不太想要,那些知青瞧着都是些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还不如多招几个有一把子力气的人,不会耽误事,所以也就没争取。”
师墨点头,便没再问。
旁边安安静静做绣活的小康康一点不受大家说话声影响,小手上下翻飞,灵巧快速,大喜字迅速成型。
大红被面,表面用的红色锦缎,里面用的红色棉布,棉布比锦缎更柔软暖和,锦缎颜色更为鲜亮。
表面中间绣个洗脚盆大的大喜字,四周再点缀些小的,就算成了,其他图案来不及绣。
这么一会功夫,小康康已经绣出了大喜字的一大半,用的是亮色的金色绣线,瞧着十分亮眼。
针脚细密,形状上加了些小姑娘的灵动心思进去,别致又不失稳重,十分有趣好看。
“咱们康康可真厉害。”任丹华忍不住夸赞小孙女,怎么看怎么喜爱。
师墨其实也很意外,按理说小康康这种跳脱豪迈的性子,是做不了刺绣这么枯燥细致的活的,偏生小东西在做绣活的时候,拥有极强的耐心和定性,还有得天独厚的天赋能力,小手巧得,她这个当妈的都自叹不如。
闵巧作为师傅,在小丫头的天赋能力上,最具发言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