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是。”
手下战战兢兢离开,独自在办公室坐了一下午。
汪家是书香世家,也就是师翰妻子汪秋霞的娘家,祖祖辈辈都一心研究文学,不从政不从商不从军,不从事任何社会工作,是彻头彻尾的老学究,书呆子世家。
汪秋霞身为汪家女,没有父兄的文人弱气,倒是被书香熏陶得知书达理,优雅贤惠,算得上是汪家最为出众的后代。
最近运气好,意外得知了师家人的去向,心下大喜。
可惜,太过耿直天真,没有危机意识,不懂遮掩,让袁杏的人知道了。
本来袁杏是不屑收拾汪家的,在袁杏眼里,汪家一家子蠢货,成不了气候,但让他们找到师家人下落,就超过了她忍耐的限度。
她不担心汪家救出师家,她是担心汪家这群蠢货把师家的下落泄露出去,给她找麻烦。
汪家找死,她就成全他们。栽赃嫁祸这事,信手拈来,对付愚蠢的汪家,绰绰有余。
所以最后,汪家这群耿直单蠢的人,不费劲就被带走了。
一被关进牢里,就遭受了一顿鞭打,汪家人完全不明白,家里为什么会有禁书。却从未想过,这只是收拾他们的一个堪称粗陋的小手段而已。
汪秋霞大哥汪秋明躺在地上,疼得龇牙咧嘴,身上没一块好肉。
但他这会心思不在受伤上,而是在那本书上,想不明白怎么就出现在了自家。
“到底是哪来的?”
“会不会是侄子侄女女们带回家看的?”汪秋霞小弟汪秋阳道。
汪秋阳虽然不像大哥,是个书呆子,但也是个单纯的小白纸,除了文学知识过硬,其他方面都蠢得可爱,被人卖了还要帮人数钱那种。
他也浑身是伤,但因为年轻,比父兄好点,还能走动,正在帮亲爹简单处理伤口。
汪秋明一想,很有可能。虽然他们家是古文学世家,但也不会阻止孩子们吸取新鲜东西,何况孩子们都喜欢,他们也都算开明的家长,不会过多干预。
其实说白了,汪家的男人眼里心里只有书,媳妇孩子都可以放养。“这倒是有可能。”
可惜三个孩子和女人们关在一起,他们问不到。
汪老爷子汪鲁士好歹多吃了几年米,战乱那几年,也经历了不少社会现实,增长了不少见识。
不会像两个儿子单纯得可以称得上蠢,也是他的错
妻子要养家糊口,要照料他们一家人的衣食起居,根本没有时间教育孩子。
两个儿子跟他喜好相同,跟在他身边,文学学得好,为人处世学得更好,称得上青出于蓝。汪老爷子无数次后悔得想撞墙。
可两个儿子的性子都定型了,根本改不了,他唯一庆幸的是,这两个自由生长的儿子,没有成为国家蛀虫,社会败类。
蠢了点,也就是祸害自家人而已。
这件事,别人家三岁小儿都能看出,是粗劣的栽赃嫁祸,是因为他们找到了师家下落。偏他们还在想家里为什么会有那样的东西。
好在还有个闺女让他欣慰,没有被他带坏。反而遗传到妻子的贤惠能干,四五岁就开始替母亲分忧,有闺女帮忙,压在妻子身上的担子,轻松不少。
几个孙子在自家媳妇和大儿媳的教育下,也没有随他们三个老爷们,这让汪老爷子觉得自己就是死了,也能有颜面去见列祖列宗了,至少他们汪家,没有在他手里蠢死。
而他自己,也没有一蠢到底,终在闺女出嫁时,脑子突然开窍,接手闺女的担子,替妻子分担生活压力,不至于让妻子过不上一天轻松日子。
他现在唯一盼的,是一家人能好好的活着。
另一边,处理好汪家事情的手下,迟疑着要不要去袁杏家。
再三纠结,做好赴死的准备,毅然决然去到袁杏宅子里。
袁杏家,很少让人来,手下看着阴森森的小院,忐忑不安,战战兢兢推开院门走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