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谔道:“不过是三个臭皮匠而已,顶不过诸葛亮,用之恐怕是徒增笑柄尔,还是请宣帅看吾成功!”
韩绛看了一眼绥德城校场上杀气冲天的两万宋军,此刻不由对种谔充满信心。
而崇政殿夏中。
官家匆匆从陛阶走下。
枢密使文彦博给官家奉上韩绛从西北发来的军情。
“种谔已是从绥德城出兵了?”
官家问道。
文彦博道:“是,陛下,种谔带着两万正军,以及十余万民役前往啰兀城。”
“两万正军多是朝廷多年来从横山招揽的蕃部精锐,十分擅战,至于十余万民役多也是该路乡勇,沿边厢兵,所调发的钱粮不计其数,此战之后无论是胜是败,河东陕西数年内不复有对西夏用兵的实力。”
枢密副使冯京道:“绥德据啰兀城有六十里,但权宣抚判官赵禼在出兵前却上奏道,啰兀城孤绝水草,粮道阻绝,即便打下来又如何办?”
文彦博,冯京都是坚持反对这一次夺取横山。
可是官家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听不得这样的话。
官家道:“文卿,冯卿都太保守了,韩绛能出奇兵,用险棋,若攻下啰兀城,横山将为我所有,灭西夏只在反掌之间。”
“韩卿之勇,朕当嘉之!”
王安石立即出班道:“陛下,臣请拜韩绛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以辅其成就疆事。”
文彦博和一旁枢密副使冯京,吴充皆是吃了一惊。
官家认真地看向王安石道:“卿愿韩绛居你之上?”
王安石正色地道:“国事攸关,臣无谁上谁下之分!”
官家道:“那么卿同为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不必推辞。”
王安石果真没有推辞,
不过王安石出任中书门下平章事,谁来替补他的职位。
文彦博道:“臣举端明殿学士王珪。”
当即御史谢景温出班反对道:“王珪徒有虚名,不过浮文而已,不能为执政。”
官家道:“王珪为翰林学士十几年,再说如今无人押班,不如用他。”
因官家一席话,当场几乎人人偷笑,官家这话或许没恶意,但听起来就是王珪这人只配押班。
当年韩琦,欧阳修不押班,被王陶弹劾目无君上,如今宰执们都不敢偷懒,之前押班的事都是韩绛为之。
韩绛走了,只好王安石勉为其难。但王安石不喜欢干这样的琐事,官家让王珪押班,也是分王安石之劳,让他更好的为他筹划军国大事。
众人都知道官家话中歧义,可是御史薛昌朝却没听出来,继续较真道:“陛下,执政为朝廷重任,岂为押班而设?”
官家问道:“那两制大臣中谁又能贤过王珪?”
薛昌朝继续道:“臣不敢妄议,但司马光不贤于王珪乎?”
官家一脸无奈地道:“朕当初授他枢密副使,司马光不肯,朕实已仁至义尽,反是司马光有负于朕。”
王安石又奏道:“河东宣抚使,直舍人院吕大防,亦可加知制诰!”
官家道:“可。”
临阵封官,也是激励以身许国之意。
原来议知制诰这样的重臣,必然要走一番漫长的流程,但如今这个时候说封了就封了。
说起知制诰,官家问道:“知制诰章越到了何处?”
“回禀陛下,章越已先于种谔出绥德城,自渭源堡进兵,是这里……”文彦博伸手在地图上给官家指道。
官家掰着指头算章越出兵日期,然后诧异道:“整整提前了二十日啊!是作偏师?还是疑兵?”
文彦博以下官员都明白韩绛的用意,不忍心回答官家的问题。
一旁内监道:“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