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寒门宰相》正文 六百一十三章 改青苗法
永远是第一位的。



吕惠卿微微笑了笑道:“度之啊,一切交给宰执们为之,哪有我们的时机啊!”



“正所谓危机,危机,危中才有机啊!”



夜风之中,章越看着吕惠卿胸有成竹的样子不由心道,你是穿越者还是我是穿越者,台词怎都给你抢走了?



当夜章越与吕惠卿即在一旁的便殿中住下。



内侍给章越,吕惠卿二人掌了灯,案上铺好了纸笔,就差没有捶背揉肩了。



做好这些后,吕惠卿向内侍道谢一声,还往他们手中塞了些钱,随后即坐在案旁草拟起文稿来。



至于章越则打了个呵欠,吕惠卿看了非常体贴地道:“度之,你不妨先休息休息,但稿子草拟好了,你看过便是。”



章越心知吕惠卿是独断的性子,他在三司条例司所起草的文稿,除了王安石以外,不容许他人改一字。



当初官家派苏辙,陈升之派张端进入三司条例司与吕惠卿商议变法细节。



张端被吕惠卿整了两次,便一句话都不吭了。



唯有苏辙比较头铁,屡屡提意见,故而吕惠卿深恨苏辙。



章越知道吕惠卿好强好胜的性格,便不与他争,索性睡个回笼觉好了。



次日天一明,章越但见吕惠卿已是写好了,对方也不叫醒自己,似一副在等着自己的样子。



章越道:“抱歉,吉甫兄。”



吕惠卿大而化之地笑道:“我也是刚写完,待制,你看一看吕某写得如何!”



章越从吕惠卿手中接过条陈,上面写的是‘常平新法’!



没错,虽不少人将之称为青苗法,但奏疏中正式称呼只有青苗钱,没有青苗法。



王安石,吕惠卿在奏疏中都称之为常平新法。



为啥这么叫?



因为宋朝一直有常平仓制度,就是官府在米价便宜时,以比民间贵的价钱买入,以免米贱伤农,米价贵时,就用比市价便宜价格卖给百姓,但是不得低于本钱。



朝堂从中赚取买入卖出的差价,同时惠及百姓。



这是唐朝名相刘晏所发明的,本是便民利民之举,但到了宋朝就被玩坏了。



一个是仓储的问题,官府管理不善,很多粮食都烂了。



另一个官府与积蓄之家串通,反而粮价贵的时候买,粮价低的时候卖,老百姓被整得苦不堪言,最后利润给官商勾结分掉了。



所以常平仓法2.0来了。



青苗法就是官府不给老百姓粮食,直接借钱给你自己买。



王安石,吕惠卿一直坚持这是叫常平新法,而不是叫别的,以避免下层官员对此法的激烈反对。



章越读吕惠卿的常平新法,但见他是对韩琦对青苗法的批评先是一条一条的进行了反驳。



吕惠卿胸中之才华,可以用沛然如江河来容易,一篇文章将韩琦的批评给驳得体无完肤。



至于所谓的修改,却在只在细节上微调而已。



其中韩琦批评最要紧有几条,一是河北官员在当地放贷取利三分,而非原来朝廷规定的两分。



二是郭坊户与三等户以上也在抑配范围内,这完全不是抑制兼并的意思。



吕惠卿只顾着反驳,丝毫没有解决问题。



苏辙对章越说青苗法之弊,在于百姓侥幸得钱,非国家之福,吏依法督责,非民之便。



韩琦与苏辙说的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朝廷到地方执行青苗法的官员乱来。



这也是司马光一再强调的事权不可下放。



吕惠卿道:“待制,你可知道韩公在河北好大的产业,平日给民放贷取利,一旦这青苗法行之……哼。”



“这……”章越也有听说过一二,但若是因此吕惠卿怀疑韩琦上疏的用心……以章越与韩琦打交道的经验来看,他应该不是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