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78章 御史大夫,可愿帮朕斗霍光?(求订阅)
来,这蔡义似乎还保留着儒生应有的体面,还没有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如此看来,似乎就可以换成“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了,当然,自然也离不开“晓之以利”。



“蔡卿可曾封侯?”刘贺问出了自己的第一句话。



“老夫添列朝堂,未能为大汉立下寸厘的功劳,今日能位居御史大夫一职,就已经是陛下信任和错爱了,怎敢奢望封侯呢?”蔡义似乎有一些自嘲地说道。



刘贺这是明知故问,朝堂上的朝臣封没封侯,他很明白。



蔡义不仅不是列侯,甚至连关内侯都不是。



列侯有实际的封邑,对封邑的百姓有极强的操控力;而关内侯虽然有封邑,但却不是实封,只能通过朝廷领取地租罢了。



加上这最高等的列侯和关内侯,大汉一共有二十等爵位,想要获得相应的爵位,非要有军功不可——不一定要在战场上靠流血来获取,但是所立下的功劳一定得让别人无话可说。



即使三公九卿,想要被封侯——不管是列侯还是关内侯,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像飞将军李广,到了最后不也没有封侯吗?



蔡义教过孝昭皇帝读《诗经》,说有功也有,但是想凭此封侯,是绝对说不过去的。



但是,从孝武皇帝开始,朝堂上有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只要当上了丞相,就都可以被封侯。



最初,这是为了增加丞相的权威性,让这个百官之首更实至名归,



但是后来,就成了一种惯例和安慰。



蔡义在朝堂上的起步很晚,不可能立下军功,也没有做出什么惊人的政绩,自然不可能被封侯。



如果在数月之前,蔡义能够顺利接替杨敞的丞相一职,那么封侯自然就是顺理成章的。



可遗憾的是,大将军霍光没有选他,那他几乎就错过了最后的封侯的机会。



因此,蔡义对霍光的怨恨,不只是怨恨他没有让自己出任丞相,还是恨他断绝了自己封侯的机会,更是恨他让自己成为朝堂的笑柄。



封侯,这可不是一个人的荣耀,更关乎到一个世家的延续。



和先秦官职世袭比起来,秦汉两朝大部分的官职都是“流官”。



所以丞相之位自然不可能传给自己的后代,但是封侯就不一样了,可以世代相传,能和刘氏一起,共享大汉的千秋基业。



蔡义好不容易熬到了只差临门一脚的位置,如今突然被霍光断送,又怎么可能不怨恨呢?



现在,天子突然提起封侯之事,就又让蔡义想起了这桩糟心事,所以哪怕面对天子,他的脸色并不好看。



“其实,数月之前,当仲父与朕提起由任宫接任丞相一职的时候,朕其实就反对过,但是……”刘贺故意停了下来,观察蔡义的表情。



果然,顺利地捕捉了到了怨气和不满。



刘贺这几句话自然不算是说谎,因为他确实在霍光面前提过自己的“忧虑”。



“但是蔡卿应该知道的,这大汉的家是由仲父来当的,朕的话还不管用,因此也就未能再替蔡卿说话。”



“陛下……陛下莫要再提此事了,老夫明白了陛下的苦处。”蔡义说这几句话的时候,竟然有一些哽咽,不只是为天子哽咽,还是为自己哽咽。



“但是,朕转念一想,封侯一事倒也不用着急,只要文嫣日后入了宫,给朕诞下皇嗣,朕就有理由给蔡卿封侯了。”



蔡义听到这里,有些慌乱,连忙说道:“陛下,文嫣若能诞下皇嗣,那是她的福分,老臣是万万不敢奢望封侯一事啊。”



“如果真的是那样,封侯之事就水到渠成了,可是,朕还没有亲政,说的话终究都是一番空话啊。”刘贺假意怅然地说道。



朕已经帮你把所有的铺垫都准备好了,就看你蔡义能不能上道了。



朕想让你蔡义封侯,你蔡义的孙女是朕的婕妤,蔡氏一门是堂堂的外戚,蔡氏的血脉说不定是未来天子,朕想让蔡氏一门帮朕亲政,而大将军架空了朕——所以你蔡义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