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76章 朕的血书诏,诸公可敢接?!(求订阅)
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过程。



最初,尚书署只能直接替天子传递奏书,这个时候叫做“通章奏”。



随后,尚书署要挑选出重要的奏书给天子处理,这个时候叫做“拆阅章奏”。



往后,尚书署要替天子处理部分政事,这个时候又叫做“决策章奏”。



最后,尚书署可以不经过天子直接决定政事,这就叫做“下达章奏”。



十几年来,当霍光消灭朝廷中的敌对势力之后,这尚书署这“决策章奏”和“下达章奏”的权力达到了顶峰。



孝昭皇帝在位十几年,几乎没有机会直接接触臣子百姓的章奏,就更不要说参与朝政的决策了。



刘贺登基之后,虽然靠那一身过硬的演技,博得了霍光的同情,以学习治理朝政为借口,获取了参阅章奏的机会。



现在,每隔半个月,尚书署就会将“所有”的章奏朝录一份副本,送到宣室殿来,供天子参看。



但是,这仅仅只是表面上的功夫,与毫无意义的走过场差不了太多。



送来章奏迟了半个月姑且不提,是不是全部的诏书也是有待商榷——说不定其中那些对霍党不利的诏书,都被尚书署和霍光暗中节留了。



如此一来,大汉天下就算有许多的有识之士,也不敢表露心迹,只能忍气吞声。



更可怕的是,说不定有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被霍光打压下去了。



当天下臣民能够直接上书给天子,这才是真正打开了言路,天子才能绕过尚书署,绕过霍光,与自己的臣民有真正的联络。



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胜利就唾手可得了。



除此之外,在这次“恢复祖制”的朝堂斗争中,如果赢了,也可以进一步树立天子的威望,打压霍光的威望。



墙倒众人推,这就会成为霍党倒台的根本。



刘贺毫不掩饰地将自己的构想说了出来,那些已经坐回了榻上的朝臣们没有表现出激动,反而神情有一些凝重。



霍光在朝堂上留下来的威压实在太强了,允许天下臣民直接向天子上书,这是直接明白地削弱霍光的权力,一定会引来霍光的强烈的反对的。



那一刻,天子韬光养晦的外壳就会全部破裂,再也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就连刘贺本人,也有一些惴惴不安。



但霍禹之事提醒了他,一味心存侥幸地等下去,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要把命运捏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等别人犯错。



“如何,诸位爱卿是觉得朕不该削夺仲父的权力吗?”刘贺问道。



“微臣认为,大将军霍光有擅权之嫌,削除霍光之权,乃是应有之意。”刘德站出来表示了赞同。



“微臣附议宗正。”丙吉也站了出来。



“微臣亦认同宗正的提议。”张安世也并没有逃避,但是旋即,他就说道:“但尚书署是大将军的逆鳞,冒然触碰,大将恐怕会不满。”



不满自然是会不满的,但是刘贺不想等了。



“这几个月来,朕如同在川中行舟,处处小心谨慎了,但今日已经行至河中的险要之处,朕不去见山,山自来见朕。”



“有三四成胜算,朕也要试试,如果大将军觉得朕冒犯,大可以将朕废掉,朕再回昌邑国去就是了。”



这最后的几句话,刘贺说得非常洒脱,但是听在张安世等人的耳中,却透露着无限的悲凉和荒唐。



他们已经听出了天子的无奈之情,更是听出了大将军霍氏的下场。



看来这次夺权,已经是要有一个“你死我活”的结局了。



“既然如此,臣等一定当与陛下共同进退。”张安世说道。



“好!”刘贺拍案说道:“朕要的就是这共同进退,朕相信大汉天下的天命未改,君臣一心,所向披靡!”



“狭路相逢勇者胜,我等只要比霍党勇,比霍党猛,定能取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