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四子朱棣有些激动,因为他眼看着就要就藩北平了。
刚刚步入午门,他就看到了自家大侄子。
四叔!朱雄英一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样子,大声问道,咱那个胖弟弟呢,为何不抱过来让咱看看!
朱棣连忙笑着说道,高炽还在凤阳,过些时日想来是要送回应天府,到时候还得是大侄子看着些,教他读书识字。
朱雄英就傲娇起来,不急不慌的说道,四叔,不是咱自夸,咱天资聪颖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要是高炽和咱一起读书,肯定是能有所进益。只是四叔想来也知道,咱现在还要读书习武,还要教允熥几个,怕是顾不来高炽。
朱棣心领神会,其实他是真心想要让他的长子跟着眼前的这个大侄子一起读书。
明眼人都知道大侄子的地位超然,也都知道大侄子天资聪颖。让高炽跟着读书,未必就是指望着能够读出来多少名堂,而是要有着一些兄弟亲情。
看着在拿乔的侄儿,朱棣笑着说道,等到四叔就藩了,咱就去打鞑子。到时候缴获了战马,先给侄儿选几匹?
朱雄英心动了,不过还是说道,宫里的御马可不少,咱可不缺马。
朱棣连忙说道,那可不一样,宫里的御马看着神骏,好些都没上过战阵,容易惊。战马就不同了,刀斧加身也不畏。
叔侄两个一边走一边聊,也很快就到了文华殿。
爹,我给四叔带过来了。朱雄英趴在文华殿门口,大声说道,那咱就交差了,得回去了。
说完这些,朱雄英一溜烟的就跑了,让朱棣有那么一点一头雾水的样子。
看到了四弟,朱标很欣慰,这两年老四在凤阳老家还不错,看着也长成了不少懂事了一些。
朱标有些好笑,看着朱棣问道,雄英可是拦着你,向你索要了什么?
朱棣就连忙说道,哪有这回事,就是和咱聊了些。雄英倒是聪颖,如同小大人一般。
也是爹娘惯着,有些没了样子。朱标一副很无奈的样子说道,这些时日但凡有宗室入宫,他只要知晓了就提前堵着,索要诸多好处才带人过来。
朱棣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不知道是该说大侄子,还是说皇兄,更不敢去埋怨父皇和母后。只是既然大家都知道这件事,也没说让大侄子改一改啊,就任由大侄子去堵着人索要好处?
本来还开开心心的朱雄英忽然间变了脸色,这个戏精早就习惯了这样的事情。在很多人面前,他就是天真可爱天资聪颖的皇长孙,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内心里有着成年人的心智。
历史上的朱棣造反成功,可以说朱允炆才是最大的功臣。但是真的要说对朱棣有多少好感,那也不至于,当然朱雄英也没惦记着赶尽杀绝之类的。
想起来了什么,朱雄英问道,姑祖父的陵寝前,可有僧道祈福?
小玉儿就连忙说道,殿下,郡王庙前自然有僧道侍奉。
朱雄英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说道,令僧度牒送来名帖,姑祖父在世时最是疼爱咱。
这个时候小玉儿自然赶紧答应,不要说他不会反对,就是老朱和马皇后也不会反对。别看老朱曾经当过和尚,表面上也是比较笃信佛教,可是这些年也没少打压佛教。
老朱在洪武元年的时候设立善世院,洪武五年又改成改为僧度牒。他也曾诏令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不少和尚现在都是在大明礼部有了登记。
虽说朱雄英传召僧侣这样的事情没什么问题,但是一旦这些事情牵涉到皇长孙,那显然就不是什么小事情了,皇帝和皇后很快就会知道,皇太子和太子妃也很快就知道了消息。
朱雄英这边才刚刚到了坤宁宫,马皇后就问道,雄英,这是打算给你姑祖父祈福了?
朱雄英就点了点头,很坦然的说道,是有这个心思,咱亲自考校,才能说明咱心诚。祖母你就放心好了,孙儿不信僧道。
听到朱雄英这么说,马皇后才松了口气。要是她的孙儿笃信佛教或者道教,那就要头疼了。
看着在旁边的小姑,朱雄英忽然问道,祖母,小姑的婚事准备的如何了?可有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