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3章 苛捐杂税
/>
然而在恢复国人尚武之风这件事上,他也绝不会让步。



孟珙和余玠两大南宋战神,武功赫赫,不输岳武穆,还不都屈死在了大头怪宋理宗赵昀赵贵诚的手里?



武将一旦势大便无情打杀,英雄纷纷被内耗折腾死,大宋能不亡吗?



在他赵竑的治下,这些事情绝不会发生。



国人之聪明无可置疑,但道德沦丧、民风萎靡,士民一盘散沙,人人浮躁自私,最喜欢走捷径后门,最缺乏的就是血性和牺牲精神。



每一个王朝到了末世,都是道德水平最为低下的年代,吴三桂、洪承畴莫不如此。究其根本,还不是就差那么一哆嗦。历朝历代如此,南宋也不例外。



“陛下,朝廷财赋艰涩,国库空虚,废除百姓头上的赋税,会让赋税大大减少。陛下三思。”



真德秀终于开口,却是对废除苛捐杂税有所担忧。



朝廷打了这么多年仗,国库空虚,废除苛捐杂税,虽然功德无量,但那些朝廷开度,又从哪里来?



苛捐杂税,不过是归于百姓身上。而那些豪强官宦等既得利益者,则会千方百计逃税匿税。



“真卿,以你估计,若是废除百姓头上的苛捐杂税,赋税会减少多少?”



江南东路推行新政,正是要废除普通百姓身上的苛捐杂税,让那些逃匿赋税者依律纳税。



众大臣一起,看向了真德秀。



“回陛下,臣没有仔细算过,但应在百之五六。”



真德秀思索着回道。



“我朝赋税,茶盐榷货及酒税占了约六成。仅粮食、布帛、茶叶、食盐这几项,对占了商税的六七成。百姓售卖自己种养的粮食、布匹、水果、鸡鸭,仅占税赋的一成左右,交到国库,不过是百之二三。”



赵竑摇摇头,内心沉重。



“百姓自己售卖的东西,能有几何?他们头上的那一成税赋,大多进了贪官污吏的口袋,而不是真正上缴了国库。摊在百姓头上的苛捐杂税已经够多,为了百之二三,难道要把百姓逼的揭竿而起吗?那些豪强官宦隐匿的税赋,恐怕远不止此吧。”



已经说过了这是向百姓割韭菜,几个大臣还是百折不挠,这份敬业若真是用在“爱民”上,大宋何愁不强?



江南东路推行新政,他就不信,豪强官宦们作奸犯科下,侵吞的税负没有百分之五六!



真德秀还要争辩,赵竑脸色一沉。



“真卿,朕意已决,不必再奏。立刻拟旨,报纸上告诸天下,免除大宋境内所有百姓自织的布帛粮食、水果疏菜、竹木蒲草的一切税赋,并在报纸上宣扬。若有地方官吏再知法犯法,鱼肉百姓,朝廷必会严惩!”



解去百姓商人头上的枷锁,也是活跃民间经济。这样的重税,民间资本的热情,全被扼杀了。这让他莫名想起后世的改革开放来。



“臣遵旨!”



连“揭竿而起”都搬出来了,真德秀等人无奈,只有领旨称是。



赵竑刚猛果断,处理政事雷厉风行,可不是先帝的“听而不为”。



他们这些臣子,其实也是察言观色。一般情况下,皇帝若是主意已决,他们也不会拼命阻挠。



“真卿,朕并不是率意妄为。大宋百姓苦矣,朕不得已而为之。至于遇到的困窘,咱们开源节流,共度难关吧。”



赵竑语重心长,也是苦口婆心。



“朕在江南东路推行新政,而后在大宋各路推行,只所以遭到豪强官宦的抵制,实在是利益使然。国税都到了他们的腰包里,国家哪里还有税赋?新政的好处,真正推行以后,你们就知道其中的利害了。百姓头上那些苛捐杂税和隐赋匿税相比,九牛一毛。”



赵竑的话,让真德秀等人都是肃然。



皇帝,还是个宅心仁厚、让人信服的圣君。



“陛下,殿前司禁军调动,有许多将领不愿意回到原籍,闹腾的挺厉害,让臣头疼。”



宣缯苦着脸奏道,心里直突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