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二节
愁闷归愁闷,但工作还得继续。
随着楼墨县扶贫直播公益平台粉丝、曝光度越来越高,以及省直媒体的推广,加上各大视频平台对“新农村”“新农人”的增流,楼墨县扶贫直播公益平台的关注度、知名度不断上升。
对此,也吸引了不少周边县纷纷过来学习经验,他们依样画葫芦,但效果不佳。但后来,有人在直播平台上质疑楼墨县扶贫直播公益平台真正的公益属性,高淄意识到,如果再继续采用这种噱头,恐怕会造成不好的舆论。他向上申请,将“扶贫”“公益”这些字样去除掉,可以借势打造楼墨农产品ip,正式进军直播电商运营。
“要么直接改名,要么就另起炉灶。”高淄对冼耀说。
“名字容易改,但我们积蓄起来的粉丝量就是因为扶贫公益,各平台才乐于免费推流,如果去掉,有可能关注度会降低。”
“您也看到了,直播时已经有人在留言板块质疑我们的公益性,考虑到长远发展,我们必须规避隐患,而且粉丝量也不可能一直持增长态势,我们必须要在关注度上升过程中,打好基础。”
“那,那你先做个具体方案,我们再向上汇报。”其实,冼耀很满意现在直播平台的发展,有稳定的供货渠道、有热度,高淄所说的打造ip对于他来说,实在过于冒险,而且摊子铺的太大,很容易覆水难收。
上级初步同意了高淄推广楼墨农产品品牌——乡愁楼墨的方案。一方面他组织人手,联合农业农村局和商务经济和合作局与楼墨的魔芋、水稻、玉米、麦冬等业主建立联系,优化供应渠道,另一方面,继续邀请省直媒体加大对直播平台的推广力度。此时,不少商家主动找上门来,希望成为乡愁楼墨的供应商。
“高局长,您好,我是旭日中药材的汪望。”
“您好,请坐。”这几天高淄正一一跟楼墨的经销商会面。
“这是我们的产品,您看看。”
“嗯,不错,果实饱满。”在乡镇混了几年,高淄对农产品还是有些了解,“你是专门拿这种好的给我瞧,我不信你土里都是这些。”高淄打趣道。
“高局长,你不信,我们到地里走一圈,就在复兴镇,开车10分钟。”
“哈哈,开玩笑,汪总不要当真。”
“高局,你真的不记得我啦?”汪望身材矮小,长得圆润,五官像弥勒佛般有些讨喜又有些油腻。
“你这么说……,你是?”
“你还给我烧红苕吃呢。”汪望笑嘻嘻看着高淄。
“你是狗旺子?!”高淄问。
“您还记得我,我真荣幸。”
“咱们有多少年不见了?你,长成老板模样了。”高淄站起来,“现在,变贵气了。”
“今晚,请您赏光,老同学聚一聚。”
“那是当然,想不到我们都到了楼墨,今天别给我抢哈,我做东。”高淄根本无法将小时候黑瘦的狗旺子和现在的“弥勒佛”对上号,“现在这么油腻,不过油腻好啊,证明有肉吃。”
“我在楼墨酒楼定了一个包间,到时候把嫂子也叫上……”
“中餐没啥意思,吃火锅吧,你嫂子喜欢得很。”
“确实,我老婆也喜欢吃辣的……”
汪望读了高中就去广东打工,后与朋友合伙在广东开了一家驾校培训公司,再后来合伙人之间有了矛盾,于是汪望打算回乡,由于老婆是楼墨县人,家是种柑橘的,在老丈人的支持下做上了中药材的生意。
汪望叫上了妻子,他的妻子也长得圆润,楚樊君私下说两人长得有夫妻相,被高淄瞪了一眼。
由于老婆在,大家也没多喝酒,聊的都是小时候的共同回忆,没过一会儿,话题也就结束了。场面虽然有些冷清,但大家都留有幼时温暖、俏皮的记忆,说话也就没那么客气和生硬了。
高淄和汪望是小学同学。高淄父母南下打工时,幼年便在农村爷爷奶奶家度过,他们每天来回八公里上学读书,幼时长作伴。那时的汪望长得又矮又黑,很腼腆,每次高淄和汪望放学后,两人吃着辣条便晃晃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