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哥难。”
“当好大哥更难啊……”
这两个货就没有一个让他省心的。
一个因为他带着石虎来山南道吃醋。
另一个则因为自己不给他活做而生气。
他每天都得像哄小孩一样的哄着他们俩人。
偏偏这两个都是这世上对他最重要的人,他也毫无办法。
自己宠出来的弟弟妹妹,除了惯着还能怎样呢?
等石虎走后。
武华年便找来了纸张,用自来水笔,边看地图,边在纸上写写画画。
等他写画完,石虎正好从外面回来。
还没等石虎说话呢,武华年就一把扯住石虎的袖子:“走走走,跟我出去一趟。”
……
另一边。
上京皇宫内。
李安民也在听着周启的汇报。
“据回报所说。”
“武华年还没到山南道,就联系了许多粮商。”
说到这,周启皱起眉道:“说来也是古怪,按理来说武华年应该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才对。”
“可是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粮商,都在接到武华年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带着粮食奔赴山南道。”
周启抬头看了李安民一眼,声音低沉道:“可能是老奴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老奴总觉得这里面好像有什么猫腻。”
“猫腻?”
正在观看奏折的李安民头也不抬道:“摊开来说说。”
“老奴觉得。”
“这武华年很有可能是和这些粮商说了什么,或是给了什么高价收粮的许诺。”
周启道:“不然这些唯利是图的粮商,怎会因为他的一封书信就蜂拥而至?”
他这话就差没直接说。
武华年想要跟这些粮商一起瓜分赈灾钱款了。
李安民摇头笑了笑,道:“高价收粮就高价收粮,只要他不让百姓被饿死,即便他将那二十几万两银子都给粮商朕也没意见。”
他对此看的很开。
或者说,他压根就没将这二十几万两银子放在心上。
其一是因为他自己都知道,这些银子绝对不够救济那几十万的灾民。
其二则是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打算,借着治理水患的机会,从武华年的身上往外榨油。
这小子盘踞在卧龙县那么多年。
可从没给朝廷上过哪怕一粒米的税。
在他看来,武华年与卧龙县必然富得流油。
而等到时候赈灾粮款花光,他便不会再给武华年送一两银子。
此等情景之下,若武华年想不掉脑袋,那就得自己往外掏钱赈灾,从卧龙县往山南道运粮救急百姓。
而李安民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想到此处。
李安民的脑海中亦是出现了武华年哭着叫骂的场面,脸上忽然浮现出笑容来。
“对了!”
李安民抬头看向周启问:“他去山南道还做什么了?”
“也没做什么。”
周启如实说道:“武华年到了山南道之后,就立即召集了山南道所有官员就此次水患之事展开了友好的探讨。”
“然后呢?”
李安民又问。
“武华年提出。”
“要在淮河上游寻找一处绝佳之地开凿蓄水湖蓄水,从而彻底解决,每到秋季,淮河水位就暴涨的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