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还是安内,这是古往今来每个势力都要做出选择的问题。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刘禅虽然对西方教会及其教义不感兴趣,但其经文中这句话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
曹魏要伐吴,就算曹丕再狂,也不至于完全无视刘汉。
但他没办法,一来孙权拒不送儿子北上的影响极其恶劣。
当初是曹丕力排众议接受他的称臣请降,现在孙权这么搞,和大嘴巴扇他,骂他是大傻叉有什么区别?
二来青徐问题也不能再拖了,曹丕的妥协让青徐豪霸更加肆无忌惮,大有国中之国的架势,久则生变。
先攘外还是先安内,大魏新皇表示全都要。
他要把这两个问题,通过一场战争一并解决。
其实这也不算什么太昏的昏招,打仗毕竟是有成本的,若真能如此高效的解决内外问题,甚至称得上一步妙棋。
……如果没有自己父子二人在一旁虎视眈眈的话。
通过外交手段避免刘孙联盟,在老刘称帝之后彻底破灭了。
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老刘和曹丕已经没有了互相妥协的可能性。
这场刺杀,便是他做出的最后挣扎,也是一次低成本的尝试。
即使没成功,也会让刘汉上下陷入猜疑之中。
要是能离间刘孙两家的信任,甚至挑拨荆州和益州的关系,哪怕只是未来作战中些许的貌合神离,也将成为曹魏在战场上的巨大机会。
可谓一本万利。
现在优先攘外还是安内的问题,又来到了刘禅父子这边。
曹魏已经明牌:你那边有人给我通风报信,你自己看着办,最好别帮孙权,否则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在我的掌控之中。
是带着这个隐患继续按原计划北伐,还是先停下来排查内鬼?
听完了事情经过的诸葛亮和法正对视一眼。
而后法正当先开口道:“陛下,此事太子及时封锁消息,乃老成之谋。依臣之见,亦不当大张旗鼓的调查此事,不如暂且压下……”
刘备怒道:“在这成都市集,朕脚下之地,竟敢公然行刺太子,岂能让朕就此罢休?便是将这益州官员翻个遍,朕亦要诛杀此贼!”
“陛下息怒。”诸葛亮拱手道,“孝直亦是为大局考虑,臣想太子亦是考虑及此,方才及时封锁消息。
“曹魏既然此时安排暗杀,只怕马上便要挥军伐吴。届时我等亦当伺机而动,举荆益之兵北伐,此时万不可令将官猜疑惶恐、兵卒心中不安。”
“那难道就这么算了,当没发生过不成?!”老刘大怒。
自从汉中大胜以来,刘禅又越来越争气,他已经很久没有如此大怒了。
刘禅其实心中有些感动,老刘一反常态的情绪失控,固然是因为事涉储君安全、战略计划、国家安全……
但也不能否认,这里面也有很单纯的父子感情,作为一个父亲,他要把威胁儿子生命的贼人揪出来宰了,就这么简单。
自己和丞相、法正能立刻想到的事情,他不信老刘会想不到。
但他仍然不惜动摇军心士气,也要大张旗鼓的内部彻查……刘禅忽然进一步理解二叔与三叔为啥对老刘如此死心塌地了。
一个能将兄弟感情、父子感情凌驾于政治理智之上的君主,并不是一个值得夸赞的完美君主。
但却绝对是一个让人甘于生死相随的兄长……让哪怕拥有现代灵魂的人,也终于能心甘情愿的喊一声父亲。
“父皇。”刘禅插口道,“丞相与法尚书言之有理,此时乃是北伐的天赐良机,父皇切不可因小失大。”
“难道就这么算了?!”老刘又重复了一遍,显然极不甘心。
“自然不会算了。”法正接过话头,冷笑道,“欲杀太子、通敌叛国,罪当夷族,凡牵涉此事之人皆当正法,以儆效尤!”
诸葛亮含笑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