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075章 治本经
明代南方多好黄酒,也都以黄酒作为好酒款待客人。



黄酒这东西比白酒好入口,也比白酒醒酒快,等到于宗远结账离开后不久,陈朝源、熊岳和林清材三人就慢慢醒了过来。



林清材摸着怀里的拜帖,对着苏泽说道:“苏兄,这于二公子在延平府声名狼藉,恐非良友啊。”



苏泽不以为意的说道:“这个我晓得,林兄放心,苏某心中有数。”



林清材还是担忧的叹了一口气,不过他和苏泽也才相识两天,也不好随意指摘苏泽怎么交友,只好再次叹息一声,扶着另外两名同学,和苏泽一起返回了县学。



因为四人中除了陈朝源住在城内,熊岳和林清材都住在城外,特别是熊岳家住在武夷山下,比苏泽的长宁卫还远。



所以他们今天都在校舍住一个晚上,等到明天清早再回家。



回去的路上凉风一吹,众人的酒也醒了几分,都是读书人聚在一起,到了校舍反而睡不着了。



四个人当中除了苏泽,其他三人都是从小读书的,陈朝源更是已经读了二十年的书了,四书和四书章句都已经通读,他治的本经是《易经》,如今在攻读易经的阶段。



既然都是读书人,科举自然是第一话题了。



陈朝源参加过好几次童子试,又是年纪最长的,自然是他先起话题。



“苏兄,你还没选本经吧?”



苏泽点点头,刚入学的时候海瑞考较过大家功课,苏泽当时就坦言自己还没有选修本经。



陈朝源说道:“我痴长几岁,就自称兄长了,为兄劝你千万别选易经。”



“这是为何?”



陈朝源感慨一声说道:“酒宴上我听那于二公子说你精通梅花术数,怕是你要钻研《易经》,所以才出言提醒你,为兄几次参加童子试,都折在了这《易经》的题目上。”



县试的考试内容在明初比较随意,到了成化年间格式才相对固定,不过基本上第一场都考经义。



一道《四书义》,一道《五经义》,这题目的答题格式就是八股,就是考察对四书五经的理解。



四书义是所有人通考的,因为四书是所有读书人都要学的。



五经义则是五道题目,考试的时候题目写在木牌上,你选择的本经是什么就写哪道题的答案,本经是科举前就选好的,在考场上不得更改。



县试第二道是考律和判,说白了就是司法考试和知名判决的判例。



第三道是考策,也就是史论,就是一篇小的策论,并不规定要八股文格式。



听起来很复杂,实际上到了成化年以后,县试基本上都是第一道刷人,第二道第三道考试基本上就不刷人了。



律判和策这种东西,反正在后面的考试也不重视,到了乡试会试的时候,看中的也是第一场对考察经义的八股文,只要前面考试过关了,名次都不会太差。



所以在科举考试这件事上,也有点像是高考选修,因为选修物理化学的可能要和选修地理生物的一起比综合比分,所以在选修本经这件事上需要非常慎重。



陈朝源叹息说道:“咱们南平县修《易经》的读书人实在是太多了,延平书院的那位山长就是《易学》大儒,我当时贪图《易经》的字数少,抄读便宜些,如今悔之晚矣啊。”



众人纷纷沉默了,大家都是寒门子弟,当然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易经》。



朱熹为《易经》、《尚书》和《诗经》都做了注疏,就是说这三经是有官方意识形态的标准答案的。



《春秋》用左氏、公羊、谷梁三传及胡安国、张洽传,《礼记》用古注疏,这其中有和官方意识形态相悖的地方,没有名师指导师没办法入门的,寒门弟子一般都不选。



而《易经》字数少,这年头无论是买书还是抄书,对于寒门子弟都是一笔巨大的支出,所以像陈朝源这样选修《易经》的寒门读书人是最多的。



因为选修的人多,所以《易经》在科举考试中格外的卷,考的题目也越来越偏越来越难。



陈朝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