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您想的太容易了吧,我们需要驾驶室,需要那些金属部件,一辆汽车的金属用量可一点都少。”
对此张四行早就有了解决方案,虽然华夏金属材料的产量严重不足,那么一件是向国外想办法,另外就是使用替代的手段。
比如那些板材,实际是按照后世玻璃钢的原理制作的。它们完全可以制作成汽车上大多数的地方,比如驾驶楼谁说一定要是金属的。
油门、刹车谁又说一定是金属的。
最妙的是,这些板材已经生产了不少。
“放心吧徐先生,只要汤先生那里造出气体发动机,咱们就可以用木炭发生器大量生产一一氧化碳,然后只需要沿江布满加气站,到时……”
舔舔嘴唇,徐中则皱着眉问,
“张先生,听您的意思是江中的船我们也要造。”
“当然,我们要在宜宾找块地方,就在那儿生产船舶。这是一种可以在浅水中航行,载重又相当大的船只。而我们屯的那些木板,就有地方用了。”
这是徐中则最担心的情况,那种板材一直在生产,但他一直除去建房子之外,根本没有想到更好的用处。
“对了,咱们的树脂厂建的怎么样了?”
张四行在安排了一堆工作之后,突然想起来问,
“已经找人去开地了,就是黏合剂而已,我不明白……”
对此张四行并没有责怪徐中则,毕竟他对于未来的玻璃钢到底是一种多有前途的材料根本不清楚。
“树脂石与玻璃丝厂的工作要加快,徐先生有那些东西,我们就能生产些比那些土玻璃钢更强的材料。无论汽车还是船舶,都能让我们在节省大量金属材料费的情况下加工出来。徐先生,您想这两个厂重不重要。”
直到听张四行这么说,徐中则额头上的汗下来。感觉自己对于张四行的工业体系的理解似乎失之偏颇。
“张先生,您还有什么想法,可以现在就告诉我。尤其现在咱们已经铺开的建设摊子已经不小,我看咱们得坐一起好好安排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