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开了,臣也就有话说话了。
不错,藩王之危害很大,大明必须尽快将其根除,否则后果难以想象。
以蒙古四王为例,他们各自驻扎于太平、太安、太和、太宁四城,麾下各有数万直辖的精兵猛将,又有随时出兵去草原上犁地的权利,在当地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哪怕是蒙古左右布政使,做什么事都得看他们的脸色,何况底下的府县和老百姓?
他们又把持着四城面向草原的关卡出入之权,一应经商、外交、放牧等事宜虽说不都要他们许可,但若是他们以外敌来犯的名义关掉关卡,除非皇帝下旨,否则谁也没法让他们改变主意。
他们又跟草原各大部落都有联系,若想买马,数月之内便能购买来数十万匹良马,之前先帝去澳洲,斌王征调良马过去充当脚力,其中一半的良马便是四王在短时间内凑出来的。
其他藩王且不说了,若这四王有心作乱,以他们的兵力和远超内地的骑兵后勤补给,大位换人也未可知啊!
更何况藩王远不止他们四个,这二十余年里,陆陆续续分封出去的藩王多达数十位,他们有的是太宗文皇帝的兄弟,有的是子侄,有的是孙子辈儿,有的远据澳洲,称王称霸,有的坐镇东瀛、吕宋、印尼,朝廷鞭长莫及,有的在内地占据一州,在就藩之地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哪怕是最差的,也有一整个村子上千口人归其调动,这……太危险了!”
朱允炆乐了:“怎么宗室里还有只镇守一个村子的人?”
礼部尚书方孝孺道:“启禀皇上,按照太宗一朝由太祖高皇帝和斌王一起制定的宗室管理条规,唯有皇帝的儿子和兄弟可以封王,其后代则按照推恩令逐步递减爵位。
除斌王、燕王、澳王、靖江王等少数世袭王爷外,其余王爷的爵位会一代代变小,而就算是斌王等几个王爷的爵位不会降低,其子孙也不是个个都袭王爵。
以斌王的爵位为例,若其长子继承,则其余子只能封郡王,其余子之子则只能为镇国将军。
眼下大明的宗室看上去还是很风光的,但实际上许多宗室的未来并不好,以靖江王为例,其于建文九年崩逝,其嫡子朱赞仪于同年袭爵,而其其余子为镇国将军,俸禄不说微薄,但刨去开支,所剩也不多,常常需要靖江王贴补。
靖江王深知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故而在数年前曾向先帝请旨,准其胞弟就藩一地,一则为皇室镇守地方,二则多挣些俸禄。
后经宗人府考核,准了其中几位镇国将军为一地镇守。
而其中有位镇国将军在任上玩忽职守,因此曾被斌王下书警告,将其镇守之地一缩再缩,如今已经只能镇守一村之地了。”
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小说阅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