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了。
因此朱允炆时不时就开一下讲学的行为,在文人士大夫这里老多好评了,那些人都快把他吹成上古尧舜都远远不及的明君了。
他也就越发喜欢和这些人待一起。
讲学之余,文气十足的朱允炆也会跟这些人聚在一起谈诗论道,喝酒闲聊,有时候一搞就是一天,要不是晚上宫门落锁,这些人必须离开,他还舍不得人家走呢。
这其中,方孝孺、齐泰和黄子澄是他最喜欢的人,刚一见面就一见如故,后面更是如胶似漆,天南海北哪哪儿都能聊到一起,以至于在朝政之事上,朱允炆都快对他们言听计从了。
除了他们外,不少原本寂寂无名的官员和民间士子都因为朱允炆的求学热忱而出名。
但凡是能被他邀请去讲学、论道的,都不等出宫,就已经名满京华了。
一来二去的,三十多年都没有太大发展的大明文风竟然在洪熙一朝空前繁荣,各种诗词歌赋、话本、戏曲等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往出冒,其中不乏精品。
便连朱七牛得知后,也誊抄了几幅挂在书房里。
不难预料,如果照此发展的话,就算洪熙一朝的政绩一般,百姓过得一般,但朱允炆也势必会被文人们吹成一代明君,甚至超过前面三位先帝。
……
洪熙元年四月初六日,经过好一段时间的相处,黄子澄非常肯定当今皇帝和其他三位先帝截然不同,是个明事理的好皇帝,对自己也格外器重,值得自己为他赴汤蹈火。
于是在这一日,因为被压在小县城二十年而自以为空有才华无地施展、因此被擢升后格外想要表现一番的黄子澄、向皇帝提出了遍邀重臣参与一向重大讨论的请求。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showpop('/?id=27958&cid=26344016&ajax_request=1');" class="btn-addbs">『加入书签,方便阅读』</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