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皇帝陛下的首肯下,受降仪式顺利进行。
朝鲜国王李成桂获封宁国公,率领麾下数十名世袭贵族迁移往应天府定居,其名下生意由他们各自指派人手负责。wap.gΟиЪ.ōΓG
官员们则还不能走,需要继续任职,等待吏部进一步指令。
李成桂这一走,算是把位置给朱七牛腾出来了。
他们前脚走,后脚朱七牛就领着朱大牛、朱二牛、朱四牛以及被皇帝调过来的张冰洋进入了朝鲜王国境内。
不,现在不叫朝鲜王国了,而是叫做朝鲜承宣布政使司,另有都指挥使司、按察使司等协助治理。
朱四牛跟张冰洋过来自然是换防、整军。
这对老搭档凑到一起后,可想而知效率必然极快。
在职位上,朱四牛由辽东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转成了朝鲜都指挥使司的都指挥使,张冰洋则是做他的副手。
这里面的各种公务,朱七牛没心思去管,悉数放权。
朱大牛和朱二牛过来则是要继续办他们的厂子,做当地的标杆企业。
自然的,这时的关于朝鲜的货币制裁取消了,人心顿时安定下来。
商业上的事虽然朱大牛跟朱二牛能搞定相当一部分,但他们毕竟不是主管的官儿,很多事力有未逮,还得朱七牛来做。
比如让许多承包下来但没施工的工程停下。
比如让许多业务重合的厂子合并。
再比如将许多黑心厂子关闭或罚没,赔偿被压榨的工人。
最要紧的则要属退厂还耕和退厂还林了。
但朝鲜毕竟不是太适合耕种的地方,所以朱七牛划定的农场并不算多,需要的种工也不算太多。
所以实际上之前被迫背井离乡的老百姓还是在新地方定居了下来,做起了城里人。
如此一套套操作下来,李成桂当初设定的全景图得以保留了大部分,被修改的并不算多。
朱七牛来后,老百姓所能切实感受到的无外乎是几点。
其一,房价降了,物价也降了,跟大明其它地方基本相同,溢价并不大,生活压力陡然减小。
其二,工作时间减少了,不再需要起早摸黑,尤其是被招募为种工的,农闲之时,完全可以在家休息或是出去干点兼职,可以干点其它爱干的事情。其三,各项福利待遇跟上了,虽然不至于比得上朱大牛和朱二牛开的那些厂子,但比起大明内陆那些厂子可是不差。wap.gΟиЪ.ōΓG
其四……。
其五……。
简而言之一句话,一切都在稳中向好。
老百姓可感激了,以至于都忘了之前他们还有个叫李成桂的领导。
当然,为了不打草惊蛇,以免让女真高层警觉,朱七牛虽然到了朝鲜,但依旧没有堂而皇之的出没。
所以百姓并不清楚到底该感谢谁,便全都将感激之情寄托在了皇帝和朝廷身上。
永乐皇帝朱雄英在民间的口碑进一步提升!
……
一晃眼,永乐六年过完了。
永乐七年到来。
如果按照原纪年时间线算,太宗文皇帝朱标是洪武二十五年因病去世的,洪武二十六年即是永乐元年。
那今年就该是洪武三十二年,也就是朱允炆当皇帝时期的建文元年。
这样的时间点,朱七牛不禁有种紧促感。
虽然对太上皇的感情很奇怪,有尊崇、感激等等,也有心寒、害怕等等,可不管如何,朱七牛还是不希望太上皇去死的。最起码,自己得见他最后一面。
据朱七牛估计,就算太上皇身体一直很好,退位够早,晚年又不像原历史轨迹那样操劳,可以多活些年,可原配夫人和大儿子的接连去世对他的打击还是不小,以他如今七十二岁的高龄,谁都无法预料他何时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