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正文 第39章 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


以他们的聪明,又岂能预料不到一百年后的大清会是什么样子?



可他们为了自己家的皇位,为了不让汉人找到另一条出路,愣是目送着科技发展、工业爆发的大船远去,就是不让上船。



有人敢信吗?康熙皇帝还跟史称太阳王的路易十四是笔友呢。



可人家路易十四呢?南征北战,开疆拓土,改良财政、商业、航海等等各种举措,甚至对电流、金属特性、密度、潮汐等都有猜想和试验,后来还影响到了爱迪生。



反观康熙,就跟个食古不化的一百年前的老头子似得,完全不像是路易十四的同时代人物。



饶是朱七牛这样风度翩翩的俏公子,每每看到这段记载时,都忍不住拍案叫绝,直呼‘简直了’。



这个时期的女真名义上却依旧是大明的附庸,多年前高丽王曾野心勃勃想经略这里,但被太上皇朱元璋驳回了,两国关系一度有些恶化。



不久之后,高丽王就被臣子李成桂给篡国了。



这才有了太宗文皇帝赐名朝鲜的典故。



虽然是附庸,但一来女真并没有形成国家,都是一个个部落,不够资格给大明朝贡,二来也是他这边实在没啥太好的东西,天朝上邦的大明也看不上他们的朝贡。



两方关系就这样比较冷淡的维持着,一边鲜衣怒马,有服章之美,有礼仪之大,一边呢,近乎刀耕火种,粗暴野蛮,就跟两个世界似得。



但这其实也是过去式了。



得益于鞑子被大明收拾消停了,再也没有从草原上过来抢劫过,女真人的安全不受威胁了,甭管是种田种地还是骑马打猎,总归不用提心吊胆了,一年下来但凡勤快点,运气又不是太差的话,糊口还是没问题的。



又得益于大明三代皇帝坚持不懈的推行‘动起来’战略,哪怕是边疆之地的辽东,富裕程度那也是肉眼可见的,百姓生活比之过去好了不老少。



经济形势的变好以及财富的变多,必然会滋生更多的商业活动。



有那胆子大的商人,冒险去女真那边进货,然后卖去内地,再从内地购买盐、丝绸、玻璃等卖回女真,转手就是几十倍的暴利。



女真那边呢,也有些机灵的家伙,想方设法的维持跟大明这边的商人的关系,又是卖猎物、皮毛,又是买粮食、炭火等,竟也跟着分润了不少利润,娶妻生子盖大楼,家里各种面额的币钞堆成堆,日子过得别提多美。



朝鲜那边也是一样。
(2/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