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28章 天道酬勤皆是梦
“皇爷来了,你们怎么也不事先通报一声?”朱七牛看了眼朱元璋的脸色,朝着团团圆圆问道。



朱元璋笑了笑:“是咱不让他们通报的,就是想偷偷看看你在家干什么。这不,多有收获啊。”



朱七牛尴尬的笑了笑,你倒是有收获了,可我吓得半死啊,冒然在家里议论皇帝,还被皇帝听个正着,这事儿说大可大,说小可小,我……还想多活几天呢。



宋濂也看了眼团团圆圆:“你们以前见过皇上?”



言下之意便是,别随便来个人就听人家话,别忘了自己的身份。



朱元璋也蛮好奇:“是啊,咱可是微服私访来看状元街的,你们两个咋就这么听咱的话?咱不让你们通报,你们真就不通报了。”



团团道:“以前皇爷去常家时,我们两姐妹曾经见过皇爷一面。”



“是这样啊。”



朱元璋摆了摆手:“不用你们伺候了,下去吧。”



“是。”



“来,宋爱卿,继续刚才的话题,你有猜出给咱提建议的人是周光吗?”朱元璋拍了拍手上的点心残渣,笑问道。



宋濂点头:“不瞒皇上,草民确实猜到了。”



“哦?说说看,为何你觉得是他?”



“因为草民在溧水待了数年,亲眼见过周大人搞得官田,略有心得,而今日之状元街,虽然是效仿的二神庙,但其实更像溧水官田。



简而言之,周大人的布局设想乃是让百姓动起来,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都不能闲着,只要大家合理的动起来,则能创造财富,带动更多人、更多地方共同富裕。



而朝廷,又或者说是官府,只需要居中协调,避免有人欺行霸市,偷税漏税,官商勾结,则官府必然也收获不菲,民富国也富。”



周光一脸佩服的冲着宋濂拱了拱手:“宋大人不愧是老臣,眼光独到,本官佩服,仅仅是用看的,便能洞悉本官做官数十年的心得。



没错,经过在溧水的官田试验,本官逐渐明白,大兴土木也不见得就一定是坏的,只要运用得当,调控得时,未尝不是一种利国利民的手段。



以溧水官田为例,仔细说来便是,在农闲之时,百姓多无事可做,顶多是上山砍柴、打猎等,为的是多攒点吃的、烧的,效率低下,远远赶不上种田之收益。



这时,本官命人雇佣他们开垦官田,每日或每月按时发放工钱,他们拿了工钱,买米买面买肉都可,远比砍柴打猎来的赚钱。



在农忙之时,本官再雇佣他们播种、收割,他们在忙完自家农活后,又到官田抢收,这便又是一波收益。



而官田这边呢,收获的粮食除掉花费,便是纯利,不管多少,总归是增收的。百姓亦得了银钱,整体而言增收许多,远比官府加征重税、搜刮百姓钱粮来的要好。



这状元街也是同样,前期购买地皮、雇人拆房,都得花费,但只要运作得当,事后收益绝对要数倍于花费,还能带动周边百姓及各行各业百姓谋利。



至于朱大人之前说得骗人嘛,倒也未见得,那些富人花了钱是不错,可也不是白花,总归是拿来买东西了,他们得了东西,沾了文气,心里高兴,花点钱又怎么了?理所当然嘛。”



听周光提起自己,朱七牛也不好再装透明人了:“原来这中间竟然有这样的关节,看来周大人真是把文治研究透彻了,照这么看来,只要把这种法子逐步摊开,慢慢的运用到全国去,大明的财富岂不是要成倍增长,而且还是官府与民间的共同增长,不存在这边多了,那边就少了?”



周光道:“确实如此,到了那时,民间各地修桥铺路不再是负担,而是盈利的事情,官府恨不得天天干呢,但一旦这种法子全面运用,也会带来问题。”



朱元璋听的正美,满以为以后就是一劳永逸,大明必将千秋万代,陡然听说这句‘也会带来问题’,立刻变了脸色:“周光,这个办法不是挺好吗?怎么还能带来问题?你可别过分自谦,学那些酸臭文人,咱不喜欢这样。”



周光站起来行了一礼:“微臣并没有夸大其词,也不是自谦,而是这种法子确实会有问题。”m.166xs.cc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