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十四章 兼任屯堡官
官的责任要算上一大半,不说王家庄,就是在整个夏河寨前千户所境内,被像王炆镇这样的各级军官侵占的良田土地又有多少?



不但王炆镇心中清楚,刘衍的心中也是明白的,这也是明末的一大顽疾!



此时刘衍看着王炆镇苦闷的脸色,心中是很清楚的,久久得不到提升的王炆镇被压制得太久,总想干出一番事情来证明自己,说好听点是雄心勃勃,是难听点是好高骛远,至少在此时是有些不太现实的。



随着几人将话题谈论到政务上,席间的气氛便有些沉默了,只余王炆镇手指在桌上的轻敲声。



眼见如此,刘衍便觉得时机到了,于是刘衍便拱手对王炆镇说道:“管队大人,属下倒有个想法:属下愿请命屯田一堡,为管队大人分忧。”



“什么?”



王炆镇、贾洪雨都是奇怪地看向刘衍,王越也是愣住看向刘衍。



要知道在此时大明各地,屯堡官可一向不受上官重视的,都是各处百户所内武艺不精者才用来管屯,而且每年终如果完不成该屯粮斛征收,还要受到上官的严责。



所以在大明各地卫所,向来没有什么军官愿意请命去管理屯堡,没想到这个刘衍却甘愿去受这个苦。在王炆镇心里,原来他也是想将刘衍调入自己百户官厅的。



王炆镇微笑地问道:“刘总旗为何想去管理屯堡?”



刘衍诚恳地道:“启禀管队大人,屯田之事往大了说,可以收地利,抒民力,足兵食,使国有所赖,边防之计莫善于此。往小了说,如今咱们王家庄内各处屯田废弛,上官有劳忧之苦,刘衍不才,愿当请命,为管队大人分忧解劳。”



王炆镇和贾洪雨看向刘衍的目光更为震惊,这刘衍还是之前传言中的那个闷货吗?



王越更是暗暗心惊,想不到刘衍竟然有这般能力和见识,当初自己还跟着刘大煜,不断与刘衍作对,现在想来这是何等的愚蠢!



刘衍已经打了屯田的主意,此时有了王炆镇开了头,自己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在如今这个乱世之中,有自己的地盘势力才是立足和发展的根本!



而地盘势力归根到底便是人、财、军三个字,有了土地便可以聚集人口,便可以产出粮食,至于钱财,刘衍现在有了肥皂工坊,将来还可以开办其他的产业或是工坊,赚取钱粮并不是难事。



所以要获得土地,军屯便是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远如曹操,近如明太祖,都是以军屯起家,特别是明太祖,养活百万兵而不费百姓一文钱,靠的便是卫所屯田。



先人珠玉在前,现在刘衍身为总旗官,己经有资格管理屯田地,现在又有这个机会,自己怎么能不劳劳抓住?别人眼中的苦差事,换成是刘衍,反倒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了!



当然刘衍心中也明白,管理屯田地,困难也是很大,现今卫所军户逃亡不断,屯田需要青壮人口,开垦管理土地需要钱粮,这些都是刘衍将来所需要克服的问题!困难很大,前景同样良好,刘衍不会放弃了。



王炆镇当然不明白刘衍心内所想,他只是感慨,难得有一个见识明白,自愿出来为上官排忧解难的人,真是难得啊。



此时他盯着刘衍看了良久,然后感叹道:“刘总旗能有这个心思,真是难能可贵。”



还有说实在的,如果刘衍将来能把屯田地搞好,对王炆镇来说也是很有好处的。现今大明卫所的青壮大多被挑去各营作为战兵,像他们这种守备官兵,杀敌立功的机会其实很少,纳粮多多,屯田兴旺,才是真正的政绩,也是将来军政考课的最大标准。



接在王炆镇问道:“刘总旗既然有心,那就说吧,咱们王家庄下面的几个屯堡,你愿意去哪一个?”



机会到手,刘衍强忍心中喜悦,沉声说道:“启禀管队大人,属下所在的大盘墩一带荒地甚多,属下愿意招募军民一体开垦,新立一堡!”



现在王家庄内各个屯堡都是弊端多多,刘衍好不容易整顿好了大盘墩,肯定不会轻易离开,与其将心力浪费在别处,不如自己就地起家算了。



王炆镇闻言心下更喜,刘衍愿意自己开垦土地,免去了一系列复杂的人事调动,也为自己省了不少心力,他沉吟道:“烟墩重地不可轻离,这样吧,刘总旗你仍为大盘墩甲长,身兼新堡屯长之职。将来有什么事,只管来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