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重生之非主流村长》正文 第092章 巨额订单
只可惜,这些想法得不到上边街道领导的支持,也只能留在梦里面仔细揣摩。



也不是没有别的机会。



前些日子,隔壁锐光制衣厂的刘厂长过来跟他谈过好几次,打算把红光厂给兼并了,条件开的相当优渥,厂里的工人不分年龄不分性别全部接纳,待遇方面上浮百分之二十,每月向街道上缴一千块的场地租金,这租金额以年度为单位还可以递增个百分之五。



唯一不好的是他厂里的管理人员一个不留。



估计正是这个缘由,他把锐光厂的兼并计划报到了街道仅一个下午便遭到了否决,街道办的宋文涛主任就此事还专门打来电话把他批评了一通,说他缺乏大局观。



听说锐光厂的刘厂长后来又专门找了宋主任,结果仍是碰了一鼻子的灰,再后来这件事也就没有了下文。



不过,每天看着隔壁厂的那般红火,吴卫华的心里面总不是个滋味,总觉得愧对了厂里的几十号工人。



正惆怅,办公桌上的电话忽然响起了铃声,吴卫华还以为又是个催债电话,楞了好大一会,才抓起了听筒。



居然是街道宋主任打过来的。



吴卫华连忙打起了精神,先问了声好,随后编了个理由解释了下迟接电话的原因。



宋文涛的心情似乎很是不错,根本没在意吴卫华迟接电话这等小事,几句例行公事的关切问话后,宋文涛在电话中稍显激动道:



“我在区里为你们厂争取到了一个外商,并把你们厂的产品拿给外商看了,外商很满意,初步计划向你们厂订购二十万只铅笔盒……”



二十万只?



吴卫华被惊到了,手一哆嗦,话筒差点掉下。



“价格方面我也替你们探寻过外商的意见,只要不超过五毛,外商基本上就能接受,唯一的问题就是生产能力,外商要这批货要得急,马上就要开学了不是,外商希望一个月内能拿到这批货。”



吴卫华先是激动,随即又被浇了盆冷水。



五毛的出货价,意味他一只铅笔盒能得到三毛三的利润,二十万只的订单,那就是六万六千块,有了这巨额利润,他的厂不单能活下来,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还能活得很滋润。



但,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他又如何生产出二十万只铅笔盒来呢?



就算设备给脸,一个月一点毛病都不出,工人们三班倒,二十四小时不停歇,一个月下来,他最多也只能生产出十二万只,剩下的八万只缺口,怎么补?



此刻,正是体现领导水平的绝佳时机,得知吴卫华的为难之处,宋文涛轻松一笑,接着指点道:“活人还能被尿憋死了?你手上拿着订单,还怕找不到货源?”



一语惊醒梦中人,吴卫华豁然开朗。



是哦!



市场上可从不缺货,拿出两毛五一只的采购价,最多三天时间就能补全了缺口,唯一的弊端是要重新做一遍彩印,多花点成本而已。



一想到要成本,吴卫华立马又生出了新的难为。



厂里的账上只剩下一千块不到了,那么大一张订单,生产要采购原材料,去市场上收货更是需要掏现金,没有个五万块打底,这桩买卖根本就吃不下来。



“宋主任,那外商会支付定金吗?”



宋文涛以表功的口吻答复道:“这是家很正规很有诚意的外商,当然会支付定金,按规矩来,合同签订,他们立刻支付货款的百分之十做为定金。”



那就是一万块咯,还差了四万块的本钱。



等吴卫华把账算清楚了,宋大主任也不禁皱起了眉头。



他有心拉扯红光厂一把,可街道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找银行贷款吧,人家银行就从来没把红光厂这种小厂放在眼里过,而他一个街道办主任,在人家银行那边根本说不上话。



找区里领导帮忙或许是个办法,但需要时间才好找到合适的机会,而外商要货要的急,远水并不能解得了近渴。



为难中,吴卫华脑海中忽然闪过一道亮光,隔壁锐光厂的生意那么红火,一定赚了不少的钱,万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