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百六十九章 苟无成,毋宁死
要不大部分留学生选择日本哪,一年十五六两,部分中产家庭还是可以承担的。



李谕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即便莱特兄弟学历不高,也是大学三年级才肄业,欧洲那些搞航空的更不用说。”



冯如说:“我听帝师的!但在我身上破费这么多,实在过意不去。”



李谕挥挥手:“不用和我客气!将来把技术、人才带回国就好。”



“我一开始就是这样的想法,”冯如说,“甚至我注册飞机厂的名字时,就叫做‘广东飞机制造厂’,肯定是要把所有的设备都运回国。”



历史上,冯如1910年就把飞机工厂迁回国去了。



但李谕却并不想让他走太早,多学点东西再走不迟。



而且冯如是坠机而亡,如果可以精进飞机制造技术,极大可能挽回生命,多为民族航空业贡献力量。



“那么我更要给你投资了!”李谕说,“你慢慢研究,稳扎稳打,不要贪图冒进。我会研究改进无线电设备,以安置在飞机上。”



“真是天才的想法!”冯如惊叹道。



李谕说:“无线电在飞机上的用途会很多,比如导航、预警、雷达等等,未来我们要一起做,所以我才说共同进步。”



冯如并不懂“导航、预警、雷达”这些无线电陌生术语,但能和无线电搭上边,肯定是高大上的东西。



冯如说:“谨记帝师教诲。”



李谕说:“我先给你支持5万美元费用,还有几台航空发动机。”



“五万!”冯如下巴都快掉下来。



他在旧金山跑断腿,只有少数华商愿意出钱,每人也就捐了一二百美元,合起来四五千美元。



但这些华商并不懂飞机,此后第一次飞行试验失败后,几乎全部撤资,而且都认为冯如是个“骗子”。



李谕当然了解发明过程中的艰辛,出点错很正常。



冯如大概率就是因为手头资金太少,所以急于求成。他试错机会太少,同时对造出来的飞机非常疼惜,才会酿成机毁人亡的惨剧。



此时李谕一口气出5万,简直可以媲美半个莱特飞机厂,财大气粗,完全解决了资金上的后顾之忧,足够他造出很多架飞机、做很多次飞行试验。



“我……这……可……”冯如直接结巴,半晌才说出,“我甚至不知道怎么使用这么多钱。”



“我不是说了,慢慢研究,稳扎稳打,循序渐进,不要贪图冒进。”李谕又强调一遍,生怕他记不住,这么好的人才,可不能再早死了。



冯如说:“这样吧!飞机厂的董事长由您担任,我只当总工程师。”



“不必如此,”李谕微笑着说,“我没有这么多时间在飞机厂里。”



“所以我才说让您当董事长一职!”冯如说,“您不答应,我是不会接纳您的钱的!对了,飞机厂不然也叫李谕飞机厂!”



李谕连忙说:“好吧!我可以当董事长,正好未来方便资助。但飞机厂的名字千万别改。”



冯如这才接受。



将来回了国,李谕完全可以冯如的广东飞机厂为基础,进一步扩大。



——



李谕差不多也要归国,顺路先与冯如去了旧金山。



从纽约横跨美国,要坐三四天的火车,吕碧城考虑到李谕“身后之事”,贴心地准备了一床绵软被子。



到地方后,李谕亲自跑去伯克利分校给冯如求得了一个旁听机会。



(话说“分校”属于翻译错误,历史遗留问题,其实伯克利分校就是一所大学,不是常规认为的“分校”。)



伯克利分校开出的条件很简单——让李谕在伯克利分校进行一场演讲。



加利福尼亚州在李谕穿越前,已经是美国最富有的州,不过目前大都是荒地。



伯克利分校与斯坦福大学目前也没法和东部的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大学相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