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十五章 采访
濮兰德带着李谕来到一间办公室,虽然不大,但能在公使馆搞个自己的房间,已经非常不错。



也多亏他曾经在海关总税务司做过事,同赫德关系良好,如今又是英租界工部局秘书长,身份还是不低的。



濮兰德摊开笔记本,取出一支颇显贵族气质的德国汉诺威产百利金牌钢笔,对李谕说:“请先生讲讲吧,现在欧洲知识界非常多的人想知道你的事迹,为什么能拥有如此高的学识,而且……而且是在这样一个科学不兴的国度。”



李谕自然不能给他说实话,胡诌起来:“其实也没什么好讲的,本人从小就在直隶一个洋人开的学堂学习西学,经过几年的启蒙教育后,又花费近十年时光读遍各国科学书籍……”



反正现在庚子国难把天津一带都打烂了,他想印证也没有办法。



“这么说你基本是自学成才,难以置信!不知现在是什么文凭?”濮兰德问。



“文凭?应该只能算作是中学或者小学。”李谕说。



“能有这样的天赋与悟性,搜遍脑海我能想到的只有过世的法拉第先生,着实没想到在大清国也有这样的天纵之才。”



“记者先生,中华大地卧虎藏龙,我只不过是最普通的一個。”



濮兰德淡淡一笑,不置可否:“以后有兴趣去欧洲看看嘛?那里的学术氛围要浓厚许多。”



“当然可以,有机会我一定会去。”



李谕想考京师大学堂的目的其实就是希望以后能去欧美转转,现在那里可是大师云集。



但他读大学的时代留学费用都不低,100年前更是高得离谱,只有考取公费留学一途。



说起来,当时也分自费留学和公费留学。



曾经留学德国的季羡林说过:“想要留学,只有富商、大贾、高官、显宦的子女才可以办到。”



季羡林出身贫寒,属于公费留学生。



自费留学典型的比如徐志摩,他的父亲徐申如是浙江海宁的大富商,甚至自己还办了一个钱庄,非常的有钱。自家都能开银行,就好比后世所说的“家里有矿”,钱多到只能算是个数字!这也是后来徐志摩娶了陆小曼依然花钱大手大脚的原因,——真的是打小习惯了。



官费留学的话,主要是门槛很高,毕竟每年就派那么有限的几十个人,和现在动辄每年几十万比,实在相差悬殊。



但是官费留学如果能考上,待遇将会非常好!



举个例子,钱钟书是公费留学英国,给他的待遇标准是“服装费20英镑,交通费80英镑,每月学杂费及生活补贴24英镑”!



当时的英国是金本位制,发行的英镑相当值钱,直接和黄金挂钩,每一英镑都直接对应73克黄金。



这么算下来,钱钟书差不多每个月学杂费和生活补贴就是60多两银子!



作为对比,清朝的知县,一个月俸禄只有4两!当然,大清知县们肯定不会只有这么点钱,每年还会贪污贪污。



但一个月60多两银子,相当于如今的两万多元,同样可以在欧洲过上小资生活,更别提生活物资匮乏许多的一百年前。



大清之所以给这么多钱,也是因为觉得他们出去了就代表国家的脸面,不能太寒碜,毕竟面子不能丢!



由于补贴太多,甚至有很多留学生携家带口一起去国外,同样绰绰有余。



除了公费和自费,还有半工半读的,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留学生半工半读第一人——蔡元培。



由于撑不起留学的花销,蔡元培给驻德国公使馆做兼职,另外还给商务印书馆翻译撰稿。好在蔡元培当时已经名气不小,所以稿费给的非常高,算下来不比公费待遇差,在德国的四年过得蛮滋润。



濮兰德自然也非常懂李谕的意思,问道:“你对欧洲的大学可有了解?”



“欧洲大学吗,倒是知道一二。”



“那你应该听过,我们大英帝国的学校在整个欧洲,不对,应该说在整个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如果可以,希望你将来到我们剑桥大学与牛津大学深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