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费大军一枪一箭、一失一炮就能拿下广州坚城,这话令得在场的一众清军将官人人侧目,岳乐和蔡毓荣也是惊讶不已,急抬头向声音传出的方向看去,想要看看到底是谁,居然敢如此妄言,却见得说话的人正是刚刚在荆州老家丁忧结束,被任命为来登兵备道的周昌。
周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初从图海攻平凉王辅臣,王辅臣也是明末清初赫赫有名的人物,曾随姜襄在大同城反正,王辅臣在大同城下十荡十决,杀的伪清英亲王阿济格大败亏输,前来赴援的大清第一巴图鲁鳌拜也是铩羽而归,就连伪清摄政王多尔衮亲至,也要避开王辅臣的锋芒,选择用围城之策,在围城一年半后,才拿下大同。
是以围攻平凉的清军虽众,但清军诸将都畏惧王辅臣的勇略,不敢率军攻城,周培公向图海分析了战况和两军局势,认为王辅臣所部军马对清朝举足轻重,而且他只是贪恋高官俸禄,若能遣使者招安纳降,此战便可避免,平凉百姓也免受涂炭。
王辅臣手下总兵黄九畴、布政使龚荣遇和周培公是老乡,他们曾劝王辅臣归顺清廷,但王辅臣却因为利益关系犹豫不定。
黄九畴和龚荣遇便把此情况写成信,用蜡丸密封送到清营。图海正苦恼无人派遣之时,周培公主动请缨,要求前去劝降,并说“若成,便是朝廷之福;若败,死而无怨。”
图海大喜,星夜赶写奏本至京师,康熙念其忠心嘉封周培公为参议道台、衔一品,赐穿黄马褂,携带谕降诏书,前往平凉招抚。
七月十一日,周培公只身入平凉城,对王辅臣分析形势、讲明利害并言之凿凿地保证道“天子圣明,中原之地皆归大清所治,百姓也已安居乐业,吴三桂反乱虽然能得逞于一时、但不能一世,若回归朝廷,则功名富贵可保。
王辅臣本就是首鼠两端,再加上平凉遭遇清军重兵包围,而吴三桂承诺的援军迟迟不至,遂派副将随周培公出城,向图海表示愿意投降,康熙遂颁发赦诏。
七月十六日,周昌又携带诏书再次进入平凉城,向王辅臣告知康熙已经赦免其罪,归降后仍可官复原职。王辅臣派龚荣率士民代表出城,向图海献平凉名册,其子及总兵上缴吴三桂投递函札书信及“平远大将军印”“陕西东路总管将军印”各一颗,接受清廷招抚。
因此助图海平定王辅臣叛乱之事的周昌在清廷声名雀起,康熙亦恩旨加其为来登兵备道,但周昌却因为为母守孝之事未能上任。
直至去年九月,三年守孝期满后,按清廷定制,周昌本该至山东上任,熟料两广又闹出了长毛贼寇和尚家叛军,功利心极强的周昌敏锐地发现了晋身的机会,借着拜谒朝廷亲藩和恩主图海的名义却改道向南,进了图海军中,是以有机会参加清廷的高级会议。
“周道台有何妙策?”
见是名满朝堂的周昌开口,岳乐也不再恼怒,当然他也没有期待周昌有什么好的计策,毕竟汉族文人的尿性他也清楚的很,就是好为大言,故作惊人之语,以吸引当权者的眼球,好博一个晋身的机会。
图海却是精神一振,他对周昌却信任的很,因为若不是周昌,他也不知道能不能打赢王辅臣,所以对周昌的建议很是期待。
“安亲王爷、诸位上官,尚之信所持者越秀山险要以及广州坚城耳,昆明的战报,下官也反复查阅过,之所以我军迟迟不克,原因就是伪周残部上下一心,今欲速下广州,唯有促使尚逆内部生变。”
周昌侃侃而谈,丝毫不在意在场的都是总督、提督、大学士和朝廷亲藩这样的大员,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
蔡毓荣蹙眉道“尚逆盘踞广州多年,军中又都是尚家亲族,不到万不得已,他的亲族又岂能背反他?”
周昌哂然一笑“蔡总督莫非忘了尚从志,新会、三水都为我军掌控,若是咱们对尚从志献城投降之事秘而不宣,再令他带部分残兵败将退回广州,这内应岂不就是有了?有尚从志为内应,这广州城说不得就要祸起萧墙也。”
“呃……若是尚从志回返广州后反水了呢?那咱们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岳乐悟了,周昌的意思就是利用尚从志这个尚之信的族弟,作为大清军的内应,所谓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有尚从志在,广州城不说唾手可得,但想要拿下的话肯定不要花费太大的气力,现在他唯一犹豫的就是尚从志的忠心。
“王爷,人生在世,所图者无外乎功名利禄,若是您能向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