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材和赵良璧等人前脚刚出了府门,就撞上了从菜市口方向退回来的南宁巡防营游击张达。
刚想问话,张达却气喘吁吁地说道:“藩台大人不好了,明贼进城了……好多明贼,现在正向知府衙门冲来,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去,这黑灯瞎火的,咱们能去哪里?”
赵良璧闻得大明兵进城,吓得两条腿都站不稳了,凄凄惶惶地看向同样骇的面如土色的张达。
黄国材也没了主意,听着城内铺天盖地的喊杀声,他脑海中不由浮现出前几年,大员郑军攻破漳州时的情景,今天南宁这一幕,和那晚漳州被攻破何其相似。
“贼人既然偷袭得手,各门肯定都有伏兵,诸位大人,咱们莫如走西北角军营,那里还有几百原右江镇绿营兵,又连接城池,实在不行,咱们还能缒城而走。”
张达到底从军多年,虽然他同样害怕,但较之赵良璧等文官还有一点理智。
“好……快……快走,张将军若是能护送本官出城,本官必定向朝廷保奏,加你为南宁参将。”
黄国材不停地封官许愿,他是真的怕,怕落到明军手上,怕步他叔父的后尘,现在他只能指望眼前的这个微不足道的巡防营营官了。
“末将多谢藩台大人抬举,敢不效死力。”
财帛动人心,富贵险中求,有了布政使大人的承诺,张达也奋起余勇,回头又看了看明军杀来的方向,连忙吩咐手下的亲兵赶紧护送一众清廷官员往军营方向撤退,至于府中的女人和金银,命都保不住了,谁还在乎这些身外之物。
几乎就在同时,走西塞门攻进城中的王永清和高起隆也带着本部军马驱赶着从瓦罐街逃出的百姓杀到了南宁北门。
守在北门的清军在黑夜中根本看不出来了多少明军,只看到城下的几条巷子密密麻麻挤满了人,再加上从西塞门逃过来的张大德指天画地地表示明贼主力已经进城,这会大队人马已经包围了知府衙门和布政使衙门后,旋即崩溃,一个个吓得顺着城墙向东北角军营方向夺命狂奔。
随着南宁北城守军溃散,在青秀山扎营的琼州军主力终于开进了马仲英梦寐以求的南宁城,然后以队为单位,迅速在城内展开,向南宁各处城门和知府衙门、布政使衙门以及藩库等战略要地攻击前进。
后续进城的辅兵营则被派到了南城,他们的任务是尽快稳定城中的火势,并尽可能地抢救受伤的百姓。
“大明兵至,降者生,顽抗者死,百姓当各自归家!”
“大明兵至,降者生,顽抗者死,百姓当各自归家!”
为拿下南宁,走南门和西塞门进城的琼州军确实在城中杀伤了不少无辜百姓,甚至焚毁了小鸡巷到瓦罐街一带的民居,但那完全是因为事急从权。
现在琼州军既然已经入城,就不能学满洲人那一套,在城中多造杀孽,琼州军的目的是消灭吃人的鞑虏,而不是对无辜百姓下手。
面对从瓦罐街拖出来的近千具尸体,马仲英隐隐有些自责,但同样知道如果他们不死,那死的就会是从南门入城的两百琼州军。
同时马仲英也意识到随着大量降兵和原周军的加入,固然加强了琼州军的实力,但同时也让琼州军的军纪变的更差,
这些打了近八年的绿营兵和周军都是老兵油子,杀人放火对他们而言再正常不过了,再加上琼州军一直处于流动作战的状态,根本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
打下南宁城,如果能依靠南宁城能击溃清军,那就挟大胜之威健全琼州军的军纪,若不能,那只能困死在南宁了,至于军纪,更无从谈起。
由于城中清廷主要官员俱已逃奔北城兵营,分守城中各处的清军纷纷不战而降,琼州军进展速度极快,几乎没有遇上任何抵抗,便控制了整个南宁城除西北角兵营以外的区域。
这时,大队的琼州军已经沿着城内的大街小巷,慢慢汇集到了南宁西北角,形成了对军营的包围之势。
望着还在困兽犹斗的清军,刚刚抵达前线的马仲英冷冷地注视着寨墙上的赵良璧等人哂笑道:“告诉他们,本帅只给他们一柱香的时间考虑,若不投降尽屠之。”
“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