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零八章 葛胡震怒
,罗大娘继续哽咽着说道:



“这人啊,要懂得知恩图报!俺们本来是无依无靠又没了田地的流民,是都督从中原把我们带来了北庭。除了给安家费以外,这房子和城外的土地那样不是都督给的?”



“虽然汉子没了,但还有咱娘两,有啥不能活的?这银子俺拿着觉得不舒坦,都督对俺们已经够照顾了,我们家不能再让督操心!”



听完罗大娘的话周围的人都觉得眼圈不由的红了,是啊!这一路走来,大家相依为命可真是不容易!



主簿沈浩看着眼前的这个中年妇人,不经又抬头看了眼都督府的方向。



只是用石头砌成的三层塔楼并不高大,其身后的一排处理公务用的木屋也是普普通通。连块都督府的匾额也来不及挂上去,但它为何却突然醒目起来?



沈浩本为落榜士子,这次来北庭主要是想碰碰运气。



但如今他有些喜欢上昭城了,这里不仅有纯朴的民风更有办实事不敛财的官吏。



罗大娘既然不肯收银子,这钱还须重新送归府库入账。



待他走进都督府却发现县令县丞等人都不知去向。



沈浩一头雾水,抓住一名守衙士兵问道:“高县令和县丞人呢?”



“城西南的水轮磨坊建好了,他们都去了那边。”



昭城的西南角双河和石漆河两条大河从这边流淌而过。



在靠近大河的城墙边开了五初巨大的孔洞,在河水的带动下五个巨大的水轮正不停的转动。



水轮带动的木制轮轴给五座磨坊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吱吱嘎嘎”的声音在石屋内四处回荡。



其实早在汉朝时水轮便已经问世,一直到唐朝以来因为封建王朝信息的闭塞,除了船支以外水力并没有被过多的利用。



除了沿江海一带有村名自发修建的水磨以外,中原大多数的河流依旧只是用于普通的灌溉。



其中磨坊也大多是用人力或者畜力推动,十分的不方便。



昭城的位置得天独厚,一座巨湖,两条大河。李光选择此地建城,便是看重了这里的水源和沃野百里的平原。



“都督真乃神人也,如此便利的工具不知道要省下多少人力!”独孤康看着在轮轴带动下不停运作的风箱,不由出言感叹。



在风箱的推动下,炉火烧的十分旺盛。铁水从炉嘴处向着外面接好的模具汇聚过去,旁边几名铁匠正在不停的用大锤敲敲打打。



一柄柄新铸造而成的武器已经在木架子上放置了一排!



李光对于独孤康的夸奖只是微微一笑,他问向旁边一名因为常年打铁皮肤变的红扑扑的匠师。



“有了此轮相助,锻造一把钢刀能省多少力气?”



“回禀都督,这个水轮可真是个好东西,现在锻造一把同等质量的钢刀至少节省时间和人力各半。”



李光满意的点了点头。



“兄长,只用两座磨坊来打铁会不会太少了?”



“就是,依俺老荔来看,三座磨坊用来磨稻谷和小麦等物也实在太浪费了!”



一旁的高适看着这两位只知道闷头打仗的憨货回怼道:“那你二人今晚便不要吃饭了嘛,守着这铁匠铺直接睡岂不是更好?”



“哈哈哈。”众人皆是一阵大笑。



“鸣空,老荔。高先生所言甚是,别忘了如今我们可是有六万人需要养活。”



众人将五座水磨坊一一参观了一遍,又划船前往黄草泊中心的一座小岛。



小岛不过三里方圆,树木已被砍伐一空。



一排排石屋早已经先后修建了起来,这里是改良各种武器军械的秘密基地,守卫十分严密。



两架改良之后的三弓床弩正在几名士兵的操纵下进行反复的调试。



还有各种手弩石炮等物,工匠们正在寻找着改良他们的方法。



旁边一只大箱子上面安装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