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1章 文献大成
但许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缘故,李青瞧着依旧风华。



这个时节,西湖比较冷清,不过几人兴致很高,租了艘小船荡漾在湖中央。



小船不远处,有十来艘小船,无形之间就四人拱卫在中央,是负责保护李青的锦衣卫。



锦衣百户叹了口气,嘀咕道:“大过年瞎跑啥呀,还不如回去喝个小酒呢。”



冬天的西湖,风景一般,加上这些糙汉子缺乏审美细菌,那叫一个无聊。



李青倒是优哉游哉,和三女说说笑笑,讲着白素贞和许仙的爱情故事,听的三女眼泪哗哗……



游完西湖,又逛起了街,直到临近傍晚,四人才兴尽而归,锦衣卫们可算是松了口气。



他们忽然觉得,游山玩水比他娘办案拿人还累。



大过年的,李青给每个锦衣卫发了个红包,不多,但足以让他们美美吃喝一顿。



收了好处,锦衣卫也露出笑脸,连晚上巡夜都更卖力了呢。



毕竟,拿钱不办事这么没品的人,太稀少了。



除夕夜,守岁。



四人嗑着瓜子聊着天儿,仿若当年。



过了大年初一,李青又开始了游山玩水,锦衣卫叫苦不迭,却也不敢怠慢,混在人群中尽职尽责的保护着钦差大人。



快乐悠闲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李青觉得还没玩儿呢,就到了元宵节。



度日如年的锦衣卫总算是松了口气,终于不用满大街瞎鸡儿逛了,这半个月下来,他们腿都要断了。



吃元宵、赏花灯后,玩尽兴的李青投入到了工作中。



知府、富绅相当配合,甚至可以说是鼎力相助,只两个月的功夫,便将织造局建好了。



李青这边儿言语一声,那边儿富绅就乖乖送来桑蚕、织机、织工,生怕伺候的不到位,惹得这位钦差不快。



这个配合劲儿,搞的李青都不好意思了。



他真想来一句:“你们别怕,我是个好人。”



三月中旬织造局便顺利运作,李青上书让朱棣派太监来,而后又带了半个月的太监。



一切步入正轨后,李青并未急着离开,而是拉上三女继续游山玩水。



这个时节,正是风景好的时候,忙完公务的李青彻底玩嗨了,一点儿要回去的意思都没有。



锦衣卫生无可恋的跟着,摊上这么个货,他们是一点脾气都没有。



李青是钦差,是永青侯,他们可不敢提意见,不爽归不爽,但一直尽职尽责。



五月初,终于有人治他了。



朱棣眼瞅着事儿办完了,这厮就是不回来,当即传旨令他即刻回京,不得延误。



锦衣卫听完旨意,差点喜极而泣,仰脸望天,内心高呼:“皇上圣明啊!”



……



五月中旬,李青回到京师,歇息一日后,进宫复命。



御书房。



李青将织造局的事情,详细阐述了一遍,朱棣听的频频点头。



小胖替李青说话道,“父皇,青哥…李卿立了这么大的功,是不是该奖赏啊?”



还得是小胖……李青矜持道:“太子过誉了,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这些都是臣子的本分。”



“有功还是要赏的。”朱棣笑道,“说吧,想要什么,朕无有不允。”



李青想了想,“要不,给臣放半年假吧?”



“这个……”朱棣轻咳两声,“你换一个,朕无有不允。”



无有不允就是个屁……李青无语:“皇上看着赏吧,臣无有不应。”



“嗨,你这厮……”朱棣正欲发飙,却听小黄门进来禀报:“皇上,解学士、扬修撰、夏尚书……求见。”



朱棣压了压火气,“昂,让他们进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