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十章 大本堂(求收藏!)
妙曼的身材不再显露。



朱允熥暗自叹息。



梅兰竹菊四侍女各捧一个紫金盆,伺候洗漱。



四个紫金盆,一个洗手,一个漱口,一个洗脸,一个再洗手。



雪梅取来一身道袍,小心翼翼地为朱允熥更衣。



道袍并非捉鬼作法穿的,而是明代汉人男子居家时的外衣。



太子薨逝,虽已满二十七日释去素服,仍旧不能穿红色常服。



石青色的道袍最为合适,也符合朱允熥郡王的身份。



四个人一齐动手,很快替他穿戴好。



雪梅手捧玉带,为朱允熥缠上,半跪在身前柔声道:“殿下,奴婢们可以去大本堂么?”



工作第一天,老板就要出差,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还是不去了吧,让马和跟着我。”



朱允熥对着铜镜照了照,看着胸背及两肩各用一个团龙补子,只觉神清气爽。



带婢女去上课?



那不得被那帮文官骂死?



在老朱坐镇,宫里安全的很。



其实,开国公府之所以送四个侍女来,并不是真正保护朱允熥。



而是向外界释放一个消息:常家是支持三殿下朱允熥的!



大本堂。



是皇太子和诸王受教育的皇家私塾。



越是没文化的家长,越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读书。



朱元璋就是这样的家长,小时候没机会上学,整天与牛打交道。



后来当和尚,四处流浪。



再后来参加了造反工作。



这才有机会在马背上学习一点文化知识。



打下天下当了皇帝后,朱元璋开始认真学习,同时格外重视子女教育。



他深知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朱元璋付诸了行动,为太子朱标及诸王,请了最好的老师。



又办了一座最好的学堂——大本堂。



别说皇子们喜欢这里,就连大儒们也趋之若鹜。



里面的藏书多达万卷,全是精品!



如东晋王献之所书翰札《鹅群帖》真迹,只是用来教诸王书法所用之教材。



这幅行草法帖,若是放在市面上,千金难求。



大本堂没用几年,就因太子朱标长大,要身兼处理政务,故而迁至文华殿读书。



诸王也从大本堂离开,回到自己府第读书。



如今太子朱标薨逝,文华殿成了伤心之地。



朱元璋为了避免两位皇孙触景生情,故而重开大本堂。



“先生早!”



步入大本堂,朱允熥热情地打招呼。



在他记忆中,面前的中年夫子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建文三傻”之一,黄子澄。



黄子澄名湜,字子澄,今四十二岁,翰林学士。



明初的文人都流行以字行于世,也就是以字代替其名。



黄子澄木然地点点头,态度冷淡。



显然听说了朱允熥血溅东宫的事迹。



在他看来,三殿下不是个好人!



原本朱允熥的名声就不行,这事一闹,给文官们的印象更差。



在他们眼里,仁慈的君主,才是明君。



轻言杀戮的,能是好人?



“三殿下早啊!”



大本堂还有一个叫李至刚的先生,比黄子澄小几岁。



李志刚,名钢,也是以字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