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一十章 一代宗师
请教音乐知识,苌泓于问答之间发现孔子悟性极高,心中喜欢,会见完了,他特意带孔子去参观了周朝的乐坊,看了乐器,还看了仪式表演。



孔子在洛邑逗留几天,完成了访问学习。临走时,他和南宫适去向老子辞行。老子很客气的的说:“我听说富贵的人送人以钱财。我不富贵,所以送不了钱财。我也不敢以“仁人”自居,可我又有话要说。因此我就冒充一下‘仁人’,送您几句话吧。”



孔子拱手道:“丘洗耳恭听。”



老子说:“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意思是说:有的人聪慧而有洞察力,却因其聪明而使得自己靠近死的威胁,这是为何?因为他喜好议论别人。有的人学问渊博,见识广大,却常使自己陷于不测之险,这是为何?因为他喜好揭发别人的罪恶。身为人子,应该心存父母,不该只想到自己;做为人臣,应该心存君上,不能只顾自己。



孔子又是一拜,抬起头,眼巴巴的望着老子,显出一副还想聆听的样子。老子微笑道:“我要说的就这几句。”



孔子说:“丘跋山涉水而来,只为聆听先生教诲,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老子闭着眼,捻着胡须,略一沉思,然后说道:“那么,就再说四句。”



孔子赶紧作揖。老子说道:“其一,古之圣贤,皆成枯骨,唯一留下的,只有言论。其二,世道好,君子驾车而出;世道糟,就离开吧。其三,吾闻之,商贾之高明者,囤货居奇,看起来好似什么都没有;道德极高者,观之平常,好像愚钝。其四,你应该戒除骄傲,减少欲望,那些东西实则是你不需要的。”



孔子应道:“先生教导,孔丘谨记。”



老子说:“我要说的就这些了。”



孔子起身辞行,和南宫适一起回了鲁国。回来之后,学生们围住他问此行的收获。



孔子抑制不住兴奋说:“鸟,吾知其飞;鱼,吾知其游;兽,吾知其走;然而,飞者可以箭射;游者可以钩钓;跑之者可以张网捕捉。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乘风,何以行云,何以上天入地也。吾见到老子,呵呵,实在不可捉摸。吾揣测,老子乃一龙也。”



孔子见老子的那一年,一个坏消息传来,公孙侨死了。公孙侨是当时闻名天下的郑国名臣。孔子曾访去问过他,他对公孙侨的才干和德行十分敬佩。孔子听到公孙侨(字子产的死讯悲伤到哭,他说:“子产是我见到过的最像古之“仁人”者。”



学生们不解,有人问他为何对公孙侨这般敬佩。孔子举了两个例子:



公孙侨主政的时候,有一次,郑国遭了火灾。有人请他去求神保佑。公孙侨说:“天道远,人道近。我们应该遵循贴近百姓利益的人道,而不要把期望寄托于渺茫无际的天道。”还有一次,郑国遇到水灾。有人请他去祭祀龙王。公孙侨说:“我们求不到龙王,龙王也求不到我们。我们实际上跟龙王毫不相干。求他何用?”



公孙侨的思想对孔子颇有影响。后来,孔子的学生在《论语》写了这样一段话,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孔子到齐国的时候正好三十五岁,但是的名声已经蜚声天下了。所以他一出现,就引起了齐景公的兴趣。齐景公召见了孔子。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仲尼先生为什么到齐国来?



孔子说:“鲁侯被逐。这件事情,想必齐侯是知道的。我因此而离开。”



齐景公说:“鲁侯这这件事我知道,为他的事,我还差一点出兵鲁国。要不是晏子劝阻我,现在的国君还是他。”



孔子和齐景公说的鲁侯即鲁昭公。公元前517年,鲁昭公25年的时候,“三桓”之一的季孙氏把鲁昭公驱逐出境,然后季



孙氏联合孟孙氏和叔孙氏两家,共同立了鲁昭公的兄弟为国君,就是现在的鲁定公。鲁国的大权进几乎完全落在了“三桓”手里。鲁定公不过是做了个挂名国君。



孔子说:“‘三桓’之所作所为让仲尼忍无可忍,故而,我就来了齐国。”



齐景公说:“我们不说那个烦心的事,就说说治国安邦之策吧。请仲尼先生放言直说。”



孔子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