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不想听,也懒得和他们啰嗦,他举起一只手,向着河中喊道:“开祭……”
四个武士闻声而动,将绑成粽子一般的鄫子高高举起,飞也似的冲向河边,嘭的一声就扔进了河里。水花四溅,转瞬间,鄫子便像石头一样沉入了水底。
曹、邾两国君主惊得目瞪口呆。子鱼半张着嘴,似乎想喊,却又喊不出来。宋襄公浮起一丝微笑。
鄫子被杀,滕侯婴齐大为恐慌。他这回是真的见识了宋襄公的“二杆子”脾气。他赶紧派人去给宋襄公送礼,求饶。宋襄公总算把他放了。
这一来,宋襄公果然威风果然起来。邾国的君主见了他,就像见了天子那样规矩。滕侯婴齐更不用说了。
但是曹共公不吃这一套。他越想越恼火,只开了一天会,当晚便溜了。
四个小诸侯,一个被杀,一个溜走,只剩下两个唯命是从的子爵小诸侯。会议没法开了。宋襄公只好作罢。
但是,宋襄公还不死心。回国后,他又总结了经验。他认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大国参与。于是他将子鱼叫来商量办法。
宋襄公说:“天下四个大国,齐、晋、秦、楚。秦国太远,可能不会来;晋国长期以来不怎么和中原打交道,可能也不会来。只有齐国可以,因为齐侯公子昭是我立的;南方的楚国,没有把握,但不妨一试。
子鱼说:“楚国是南蛮,向来不守信用。中原诸侯都不愿意和楚国打交道。还是不要考虑楚国吧。”
宋襄公说:“东南西北四个大国,我们只拉上一个齐国,显然不够。至少要有两个大国支持咱们才行。所以一定要把楚国拉上。”
子鱼见宋襄公不听,只能由他去了。
宋襄公派出两路使臣,分别去了齐国和楚国。请他们到宋国的鹿土来会盟。齐国的公子昭自然答应了。没想到,楚王也答应了。这让宋襄公大为振奋。
公元前639年2月,齐孝公公子昭到了鹿土,他因为自己的君位得之于宋襄公的帮助,所以心怀感恩,在态度上表现得很恭敬、很殷勤。没想到,宋襄公因此骄傲起来。这让齐孝公心里很别扭。但他不好当面说出出来。
三天后,楚成王来了。
开会的时,三个人在座次上谦让了一番。宋襄公是公爵,又是会议的召集者,所以齐、楚两国君主请他坐了主席位。齐孝公是侯爵,坐第二位。楚成王是子爵,坐了下手位。
会上讨论了一些辅助周王室,共同抵御外族侵略,仿效齐桓公召开“衣裳会议”等等套路性的问题。之后,宋襄公拿出一份早已拟定好的会盟协议,请齐、楚两个君主签字。
齐孝公和楚成王相互推让,都说叫对方先签。推来推去,结果宋襄公当仁不让,自己先签了名,然后他将协议递给了楚成王。楚成王看都不看,就说:“宋公签了就可以了。我就不用签了。”
宋襄公说:“蔡国、陈国、许国都在你们二位手下,所以我要借重你们二位。还是请楚王签了吧。”
楚成王将协议推给齐孝公说:“那就请齐侯先签吧。”
齐孝公这两天心里很憋屈,主要是因为宋襄公在他面前以老大自居,这让他很反感。刚才又见宋襄公先把协议给了楚成王,他愈发不高兴。现在,这份协议却被楚成王推给了他,他觉得很没面子,于是冷冷的说:“我不重要,我就跟宋公手下的人一样。楚国很重要,宋公看重的是你。”
楚成王微微一笑,拿过笔来,就签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又把协议推给齐孝公。
齐孝公发了牢骚,本希望宋襄公帮他说话,没想到宋襄公居然没把他的话当回事。而楚成王还真的就先签了名,齐顷公心中顿时来了气,他将协议推到一边说:“楚王签了就够了。我签不签不重要。”
宋襄公似乎真的把齐孝公当成了自己的跟班,他不但没有听出齐孝公冷言冷语中的味道,反而把齐孝公那些话当成了听命于自己或者帮着自己抬轿子的意思。于是他收起了协议。然后说:“咱们这次是碰头会,算是为多国会盟做准备。下半年,我将在宋国的盂地正式召开会盟。届时,请二位务必准时前来参加。”
楚成王乐呵呵的点了头,齐孝公翻了下白眼,没说话。宋襄公毫不在意齐孝公的反应,便宣布散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