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桓公这次到齐国来并非为国事,而是来走亲戚的。因为鲁桓公的夫人文姜是齐僖公的女儿。与往昔不同的是,这一回,他把夫人文姜也带来了。
文姜嫁给鲁桓公已有十五个年头了,十五年来,她一次也没有回过齐国。这次,是她第一次回娘家。
按常理说,齐、鲁是近邻,曲阜到临淄也不远,为何一个国夫人却在十五年间一次也没有回过娘家?要解开这个疑问,就得说说十五年前的事情。
十五年前,文姜还是个粉面桃花的妙龄女子,她聪明伶俐,活泼好动,齐僖公视若掌上明珠。文姜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小名叫做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文姜和诸儿从小一起长大。这诸儿生的相貌英俊,且风流倜傥。两人就像一对金童玉女,特别喜欢在一起玩耍。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相互欣赏,相互爱慕,终有一日,这对青年男女按耐不住激情荡漾,搞到了一起。
时间一久,一些风言风语便流传出来。齐僖公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边是太子,一边是爱女,手心手背都是肉。更麻烦的是,齐僖公还不敢把事情挑破,因为他既要顾忌太子的名声,也不能毁了爱女的名声。无奈之下,他就想赶紧把文姜嫁出去。
齐僖公本来选定了郑国的太子忽,没想到,子忽死活不干。而文姜心气也高,她是非太子不嫁,非国君不嫁的。可是天下哪有那么多合适的太子和国君呢?就这么的,文姜的婚事耽搁下来了。
后来,鲁国发生了谋君之事,公子翬刺杀了鲁隐公。鲁隐公的儿子即位,就是鲁桓公。公子翬大权在握之后,想拉齐国做靠山,于是想到用联姻办法来实现这个目的。
公元前709年,也就是公子翬刺杀鲁隐公后的第三年,公子翬带着厚礼到齐国来提亲,希望齐僖公把文姜嫁给鲁国新君鲁桓公。齐僖公十分爽快的答应了。
文姜出嫁的时候,诸儿心情大悲,闹着要去护送,齐僖公被他纠缠的心烦,就同意了。他想,反正是最后一次,只要不弄出事情,索性就让他兄妹告个别吧。
诸儿带着兵马把文姜送到了齐国边界。临别前,兄妹俩互诉衷肠依依不舍,说道伤心处,两人以泪洗面。最后,他们相互表示永远把对方放在心底,然后挥泪而别。文姜就这么去了鲁国。
时光飞逝,十五年一晃过去。文姜已经从一个青涩少女变成了风姿绰约的中年贵妇,但她心中从未忘记过她心爱的诸儿哥哥。不知道鲁桓公是否听到过关于文姜和诸儿的传闻,总之,他每次到齐国来都不带文姜。有一天,文姜听说鲁桓公又要来齐国走亲戚,她再也按耐不住了,便软磨硬泡,非要跟着来。鲁桓公只好答应了。
文姜回齐国的消息让齐襄公埋在心底的爱情死灰复燃,他放下了手头所有的事情,一门心思、殷勤备至的招待起了文姜夫妇。祭足两次去求见,连人影子都看不到。
有一晚,齐襄公安排人把文姜接到宫中,名义上是探望母亲。当然,文姜也确实去拜见了母亲。但拜见完,她便去了齐襄公特意为她安排的寝宫。这一晚,两个分别了十五年的情人重温旧梦,可谓是浓情蜜意,一夜癫狂。
第二天,日上三竿的时候,文姜才带着一身的慵懒从宫中回到国宾馆。鲁桓公自然起了疑心,怒气冲冲的盘问起来:
“你为何一夜未归?”
“昨夜醉了酒,将就着就在宫里歇息了。”
“你跟谁一起饮酒?”
“没谁呀,就是几个宫女。”
“哼,当我是傻的吧?和宫女饮酒?你倒不如直接告诉我,就是和你那个诸儿哥哥饮酒还好点。”
文姜也来了气,挑衅地说:“就是和他饮酒也是正常的,有什么呢?”
鲁桓公嘲讽道:“有什么?你心里不清楚啊。”
文姜秀目圆睁,没好气的说:“有没有什么,管你何事?”
鲁桓公恨不得一巴掌打上去,但他没敢动手,这里是在齐国,不是在鲁国。哪里敢发作?
鲁桓公恶狠狠的哼了一声,抬腿就走,一出来,他就派人去向齐襄公辞行。
齐襄公一见鲁国使臣来辞行,心中咯噔一下,他想:“糟了,事情肯定漏了馅。”
他并不关心鲁桓公会怎么想,怎么做,因为他知道,鲁国无论如何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