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北宋穿越指南》正文 后记二十二·大明不夜城之洛阳
大明的火车正常时速,约为25—30公里。



400公里的路程,本该15个小时就跑完。但10个小时过去了,却还有一大半路程没走。



每到一座县城,火车必然停靠等客,停一次就在半个小时以上。最折磨人的一次,足足停了70分钟。



孟枢似乎早就习惯了,取出烟斗和烟丝,问道:“贤弟抽烟吗?”



“不抽。”谢衍摇头。



孟枢说道:“研究学问哪有不抽烟的?改天你可以试试,能够清神醒脑。”



“多谢好意,我改天试试。”谢衍微笑敷衍。



孟枢叼着烟斗,站起来伸懒腰:“下车走走吧,腰都坐酸了。”



谢衍也坐得很累,便跟着一起出去。



月台上,人流来往,颇为繁忙。



甚至还有推车挑担卖零食的,夜里打着灯笼在那里营业。车站工作人员并不管,估计那些小贩已经交过入场费。



“哟,还有卖米线的,”谢衍走过去对摊主说,“来七碗米……这个叫米线吧?”



摊主自然不会反驳顾客,一边忙活一边说:“叫米线也可以,我们这里叫米缆。”



更文雅的称呼是“粲”,文人们把吃米线叫作“食粲”。



谢衍把随从们都喊过来,反正他们坐的是高级车厢,一般没人敢去高级车厢偷东西。



当然,还是得防着。



两个健仆分别守在车厢门口,等米线煮好了,也直接端过去站着吃,不耽误他们看守包袱行李。



煮了七碗,孟枢和随从也被叫来。



孟枢吞云吐雾一阵,借着小摊敲他的烟斗,然后才坐下来吸米粉。



“三大碗面,加两个白煮鸡蛋!”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



谢衍扭头看去,却见来了个魁梧壮汉。



此人至少有一米八以上,身穿短褐,头裹布巾。背上是一把没上弦的弓,腰间还挎着一把长刀。



陪在谢衍身边的两个健仆,瞬间心生警惕,时刻关注此人的动向。



壮汉扫向谢衍、孟枢二人的随从,咧嘴笑了笑,伸出脚尖勾住马扎,把小马扎挪开三尺,然后再一屁股坐下。



面还没有煮好,那壮汉就说:“莫要害怕。我也读过书,这次是去考洛阳军校。”



孟枢吸着米粉:“南方也有军校,你怎千里迢迢跑去洛阳?”



壮汉说道:“洛阳军校最难考。”



“有志气。”谢衍赞道。



壮汉说道:“比不得你们这些相公。”



双方都没再说话。



随从仔细观察了一阵,凑到谢衍的耳边低语:“六郎,这个人有古怪。他穿得如同市井小民,弓和刀却价值不菲,而且还有钱坐火车。”



谢衍问道:“老哥贵姓?”



壮汉说道:“免贵,姓杨,叫杨伯彦。你们也别害怕,我祖上是随黔王(白琪)灭大理的头号猛将。八十年前掸蛮作乱,我曾祖率军杀过去,军中染上疫病死伤过多,被蛮夷突袭吃了一场大败。我家也因此衰落,到我爹的时候只能做低级军官。但家传本事还在,我定能恢复祖先荣光!”



孟枢立即站起,作揖道:“原来是杨公爷之后。”



杨伯彦嘿嘿一笑:“你却有点见识。我这一辈,已经递减得没爵位了,须杀敌立功恢复祖宗爵位方可。”



“县公的子孙,再怎么落魄,也不至于如此吧?”孟枢说道。



杨伯彦咂咂嘴:“我爷爷是庶出,没分到啥家产。”



“客官,面来了。”小贩笑嘻嘻说。



杨伯彦用筷子挑起一大坨面,张嘴就塞进去大半,三下五除二把一碗面吃完,然后马不停蹄的开始吃第二碗。



孟枢赞叹道:“真壮士也,不愧是杨公爷的子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