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北宋穿越指南》正文 后记十四·环球航行归来
br />
胡说八道!



世界上怎么可能有氧分子?



这个叫谢衍的论文作者,到底是谁教出来的蠢货?



现在的化学家们,连分子和原子都没弄清楚,谢衍自然不可能把电子和共价键拿出来解释。



谢衍只是在论文里,承认原子结合跟电有关(当下的基础共识),但不一定要遵循什么同性相斥。同一种原子,也可以组合成分子。



他还提出单质、混合物、化合物概念,重新定义元素、分子和原子。



朱世镕读到这里,感觉似乎又有些道理,至少提供了一个假想体系和研究方向。



但接下来,朱世镕又眉头紧皱了。



因为谢衍还提出一个猜想,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任何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可以是单质气体,也可以是化合物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这个猜想是反直觉的,所有的化学家们,一直认为不同的分子(分子往往被误认为原子)体积有差异。



某方程和某常数,谢衍并未提及,因为过于超前了。



朱世镕放下论文,拿出自己的烟斗,抖进去南洋产的烟丝,点燃之后开始吞云吐雾。



朱世镕没有洛阳那个老头子的沉重学术包袱。



因为那个老头子,学术成果太多了,而且已经六十多岁。



让这种老人接受新的理论,并且还要推翻前半生的大部分成果,跟直接杀了他又有什么区别?



半锅烟丝抽完,朱世镕开始给朋友写信。



给朋友写完,又给谢衍写信,邀请谢衍到开封来做客。



他不知道谢衍的年龄,刚开始以为是个年轻人,看完论文又觉得是个中年学者。而且地址留的是黄州府通判厅后宅,他猜测谢衍应该是黄州通判或其家人、西席。



如果朱世镕知道谢衍还是个学生,必然想尽办法特招进开封太学收为徒弟。就算谢衍那套理论错误,这种年轻人也值得培养。



信件全部书写完毕,朱世镕溜达去隔壁的办公室,他想跟研究物理的同事讨论如何增加天平的精度。



这一百多年来,实验室的天平精度一直在增加。



即不断增加天平的臂长。



这种提高精度的方法,已经达到了极限,必须换一种全新思维才能取得突破。



“难啊,”田守一叹息道,“你们搞化学的想改进天平,我们搞物理的就不想吗?全国那么多物理学者,这二十年来始终难有寸进。”



朱世镕说:“增加天平臂长,已经走到头了,你有没有其他想法?”



田守一摇头。



两人沉默,各自拿出烟丝吞云吐雾,办公室里很快就宛如仙境。



“砰砰砰砰……”



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同时还大声喊道:“两位先生,环球航海家回来了,路过开封即将进京,刚在开封城外驿站下榻!”



朱世镕蹭的站起,带着疑惑的表情说:“谁在搞环球航海?”



“不知道啊。”田守一也迷糊。



这个时空的大明,没有环球海航的需求。



一来国内市场就很大,二来靠着南洋和印度就能吃撑,三来还有广大的中亚、西亚、东北非市场。



别说环球航行了,就连美洲都没人想去。



即便是三十年前,在美洲陆续发现金银矿,跑去淘金的同样很少,因为美洲实在太远了,而且航行的风险性也极高。



同样的,大明的火器发展也极为缓慢。



因为没有需求!



武器、铠甲发展最快速的时期,必然伴随着常年战乱,大明哪有恁多仗来打?就算打仗,现有武器也足够了。



几十年前,火器技术就已经扩散到西亚、东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