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是初一,有大朝会,老护国公起早要赶去大朝会,正巧碰到他顶着一身寒气进府,顿时问:“去了哪里?怎么才回来?”
周顾看了老护国公一眼,“去了迎客坊。”
老护国公没闻到他身上有酒味,露出怀疑的神色。
周顾抬步往里走,随口解释了一句,“没喝酒,就去那里坐坐。”
老护国公敏锐地问:“跟谁?”
周顾不答,径直往府里去了。
老护国公明白了,迎客坊卖的醉花饮来自江宁郡,若以前不知是谁开的,那么如今老护国公已知道了,是苏容。这么说他是去见苏容了?也只有去见苏容,才会不回答他这个问题。
他有心想追上去问个清楚,毕竟他一夜才回来,但怕误了大朝会时辰,只能按压下,上了马车,先赶去大朝会。
周顾回到霜林苑,子夜迎了出来,“公子,您去哪儿了?怎么把属下给扔在府里?”
以往,无论公子去哪里,基本都带着他,最近他真觉得自己快不是公子的小贴心了。竟然连点提了清平公主被刺杀一案,申饬了大理寺卿治监不严之罪,竟然让犯人在大理寺服毒自尽,真是荒唐,严令从今日起,刑部介入,三司一起,重查此案。
大朝会后,皇帝派人请老护国公前往御书房叙话。
老护国公上了年纪,一年里,只有大朝会才会上朝,皇帝一个月里,也难得见其一面,主要是寻常时候,没有大事儿时,老护国公是连大朝会也会告假的。
距离今日老护国公上朝,皇帝已有俩月没见着老护国公了。
老护国公来到御书房,拱手见礼,皇帝连忙虚扶他一把,“老国公免礼,朕已有俩月不曾见你,国公身体可好?”
老护国公咳嗽一声,嘘喘了一口气,“劳陛下关心,老臣这身子骨啊,一到入秋,便有些吃不消。早年时落下的伤口旧疾,每天夜里,都隐隐犯疼,老毛病了,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闹心的慌,闹腾的难以入眠。”
皇帝立即道:“让太医院仔细看看,若需要好药,朕的私库里有。”
老护国公点头,“太医时常过府请平安脉,但陈年旧疾,也是没法子,天天说让,护国公府与苏家有婚约时,苏旭还是江宁郡的小小太守,门楣天差地别,除非有特殊缘由,怎么都够不上联系。”
老护国点头,“陛下说的是,自是有特殊的原因。”
皇帝等着他往下说,便见老护国公闭了嘴,不继续说了,他气恼,“老国公!怎么?连朕也不能说吗?”
他声音重了几分,“若只一个小庶女,朕也不想知道,但既然她像珍敏郡主,朕自然想弄个明白。难道你非让朕派人去查她?”
老国公心想,你肯定已经派人去查了,只不过目前什么也没查出来,才在今儿堵着我问,但这也正是他今儿参加大朝会的目的。
于是,他故意晾了皇帝一会儿,才故作无奈地叹了口气,扫向立在一旁伺候的余安。
余安一个激灵,看向皇帝,皇帝对他点头,他赶紧退了下去,并且十分识趣地关紧了御书房的门。
御书房只剩下皇帝和老护国公两个人,老护国公才开口:“这件事情,按理说,老臣答应过珍敏郡主,本该直到带进棺材那一日也是不说的。但此一时彼一时,随着苏容长大,她真的太苏容与周顾退婚,闹的京中沸沸扬扬,传进了宫里,他也早已耳闻。
老护国公无奈,提起这事儿,诚心已告,颇有几分与皇帝推心置腹的意味,“顾哥儿是不愿退婚。但陛下您知道,南楚王如今膝下无王嗣,苏容是唯一王女。多年来,南楚王后一直派人刺杀苏容,如今更是变本加厉,愈演愈烈。她来京途中,更有甚者,遭遇了南楚几波人马截杀。这般情况下,苏容还能继续做一个普通人吗?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她退婚也是迫于无奈。毕竟,照这样下去,她早晚有一日要去南楚做回王女,否则,她这一生,岂不是都要过这样被人整日里刺杀的日子?只有坐上那个位置,才能不被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吧?”
皇帝闻言渐渐冷静下来,“所以说,她要去南楚夺位?而周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