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晚这本画册的主题就是山村日常,顾名思义,记录的就是山村人家的日常生活。m.
她刚刚画的就是山村孩子们雪中嬉笑打闹的场景,因为是新年里,所以她的背景画中有一对大红色的春联。
而这一声女人的惊叫声响起的时候,她下意识地也抬头转去了目光,开始观察,这大概是职业使然。
她想的是,如果场面合适,也可以入画。
她选的这块画画的位置,地势较高,视线好,下面发生了什么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尖叫的女人夫家姓杨,江晚和她家没什么交集,这家人好像在农场里也很低调的,所以对她家什么情况也不大清楚。
此时看见她着急忙慌地抱着一个男孩从一个房间里奔出来,身后还跟了两个小丫头,看上去一个十来岁,一个七八岁,都很瘦,看上去都是长期营养不良。
女人一边抱着她儿子跑出去,一边大声喊救命,农场里没有卫生站,她大约是想把突然生病的儿子送到隔壁大队的卫生站,或者干脆去镇上。
所以直奔农场里唯一有驴车的高家去了。
左邻右舍听见动静都走出来看,见状都是吃惊,也很关心:“三娃她妈,你家三娃这是怎么了?”
女人着急忙慌地,只管一边抱着孩子跑一边叫:“救命啊!老高啊!麻烦套个车,送我们三娃去镇上啊!救命啊!”
边上人议论纷纷:“哎呦,她家三娃这是怎么了哟?看着脸色就不大好了。”
“是啊,生下来就底子不好,从小就难养,现在又闹这一出,哎呦……”
“还不是当年她连着生了两个女娃子,把底子给亏着了,轮到这个老幺就没什么营养了,所以生下来才这么难带么!”
“哎,谁说不是呢,老杨家娶了这么一个儿媳妇,也真是造了孽咯!”
杨家媳妇身后跟着的两个女儿一听这个话,对视一眼,都垂下了头,怯怯地跟在妈妈和弟弟身后。
江晚隔得远,并不能听见村里人的纷纷议论,但这一幕娘救子的画面倒是对她有些冲击,觉得很有可取之处,于是她就快速地收起了工具,然后跟了上去。
杨家媳妇这一路的动静很大,老高家虽然离得远,但是也听见动静出来看了,老高负责养着农场里唯一一头小毛驴,负责往公社运送粮食之类的,平时他也会架着驴车出去拉活。
他家养毛驴得精细照料,但只算3个工分,平时有个急事去镇上也会耽误他上工,所以他出驴车赚到的钱,农场就给他自己收了。
因着这个,老高家的条件在农场里算的上是不错的。
老高年纪还不是很大,大约五十多岁,见杨家媳妇这阵仗,当即“啊呀!”一声,说道:
“不巧了,驴车坏了!我昨天刚刚拉去河西大队找田木匠去修了,现在肯定还没修好!你这样,赶紧去农场办公室,找主任借自行车,赶紧地送三娃去卫生站要紧!”
老高也是个热心人,杨家三娃自从出生起,有什么事几乎都是他给拉着送去卫生站的,所以这孩子的情况他多少也有所了解,见他惨白着一张脸有气无力看着就像是出气多进气少了,不免也是大惊,赶紧出主意。
杨家媳妇一听,又慌了:“可我不会骑自行车啊!”
他们就是贫穷山里人,只见过自行车,没骑过,想也知道肯定不会。
老高一把年纪了,也不会。
边上围着的村里人纷纷摇头,他们就没几个会的。
老高:“你找宋主任或者老袁,找他们帮帮忙,人命关天,他们不会见死不救的!”
杨家媳妇这么听着,其实脚下就没停过,径自往农场办公室跑去。
但她只是一个瘦弱无力的弱女子,抱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子跑了这一段,又是哭又是喊得,实在也没力气了。
于是终于在一个下坡的时候,腿上一软,人摔倒了。
人群立马“哎哟”起来,然后上前去扶去搀,也有人小声嘀咕抱怨:“杨平呢?怎么三娃出这么大的事,他也不见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