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六章 一千个读书人,一千个孔夫子
减少大明制度内的僵化吗?



张居正沉思了片刻,翻了翻袖子,掏出了一本《四书直解》递给了伺候在旁的张宏,朗声说道:“陛下圣明。”



答应了?



朱翊钧还以为自己这个小皇帝的意见不重要,但看张居正答应的如此爽快,再看着早就准备好的《四书直解》,便知道,张居正这是早有准备。



君臣二人,其实是尿到了一个壶里去。



张居正颇为郑重的说道:“廷议之后,臣单独留下一个时辰,为陛下解惑。”



自从隆庆皇帝大行之后,经筵已经进行了六个月之久,皇帝学习成果如何?



成果为零。



张居正考校过,小皇帝根本没读进去,一个字都没读进去,问什么都只是支支吾吾。



这么大阵仗,十岁的孩子,能读进去才奇怪。



另一方面,各个大学士们,为了一字一句,颠过来倒过去的讲,各有各的见解,这些见解杂糅在一起,别说十岁的皇帝了,就连张居正都听的有些迷糊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注解孔夫子,到底谁有理?



他一直在思考该怎样教好皇帝。



首先不能让朝臣们不见皇帝,高拱之事历历在目,文华殿廷议是商量国事的地方,这涉及到了皇帝专管四个字,小皇帝必须要在,其次还得让小皇帝学业有成。



最重要的是不能让李太后误会张居正这个首辅要篡位!



教的好好的,突然不让大学士教了,你张居正是何居心?



思前想后,张居正想到了个办法,和皇帝说的几乎没什么差别,只是多了一项,他在廷议之后,留下一个时辰,传道解惑。



“如此甚好,甚好!”朱翊钧翻动着张居正写的《四书直解》,这一本只是注解论语。



最关键的是,所有的注解,都是用白话文写的,那些个大学士们讲起话来,之乎者也文绉绉的太难听懂了。



《四书直解》堪称是四书五经通俗读物,但是通俗不代表简陋。



以论语为例,孔子讲某句话,在什么背景下讲的,对谁讲的,为什么要这么讲,对于治国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对于当下的大明,又有什么借鉴的意义,讲的深入浅出,鞭辟入里。



“臣等告退。”几位大学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能俯首告退。



张居正在篡夺皇权,皇帝不仅不防备,还拱手送了一程,大学士们能有什么办法?



哪天这龙椅上的皇帝不姓朱了,陛下才会知道改悔吧!



二十七位廷臣开始上殿,坐在了长桌两侧,开始对国事进行廷议。



而第一件事,就是刺王杀驾大案。
(3/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