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祁王来了。」
大太监汤承走了过来,向朱棣行礼,轻声提醒道。
朱棣面色平静,挥了挥手:「让他过来。」
……
朱高燨走进了亭台,看到朱棣这悠闲的模样不由心塞。
妈的,老子替你监国,你搁这儿倒是舒服起来了,这皇帝你是当的真轻松啊!
朱高燨将这些情绪藏在了心里,老老实实的拱手行礼:「儿臣朱高燨,问圣躬安。」
「朕安。」朱棣摆了摆手,问道,「吕朝阳回京了?」
「是。」朱高燨点了点头。
朱棣思忖片刻,说道:「你眼光不错,挑中了他去山东办事,如今看来他在山东是立了大功,朕心甚悦。」
朱高燨腹诽道:可不是嘛,吕朝阳这哥们儿行,有事是真上,差点没把命带回了。
「说说吧,你想要个什么赏赐?」朱棣问道。
朱高燨拱手道:「儿臣不敢贪功,此事是吕朝阳一人之功,儿臣只是举荐罢了。」
「若非是你举荐,朕也不会让他去。」朱棣澹澹的说道,「更何况,无论是把功劳算在你头上,还是把功劳算在他头上,最后不都一样吗?」
朱高燨默认了朱棣的话语。
他已位居王爵,又加以监国的身份,封无可封。
到了朱高燨这种级别,若是皇帝想赏,也只能赏给朱高燨下面做事的人。
这等于是变相的赏给了朱高燨。
所以无论是朱棣要赏朱高燨,还是赏吕朝阳,其实都没什么区别。
「南镇抚司。」朱高燨稍作沉吟后说道。
「准了。」朱棣眼皮子都不带眨一下的说道,「传朕旨意,命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吕朝阳兼任南镇抚司镇抚使。」
朱高燨没想到朱棣答应的会如此爽快,心中大喜,连忙谢恩:「皇上圣明!」
朱高燨向朱棣索要南镇抚司,不是没有道理的。
北镇抚司掌诏狱,奉命监察百官;南镇抚司掌军匠,奉命督察军纪。
简单来说就是北镇抚司查的是外面的人,而南镇抚司查的是锦衣卫内的自己人。如此看来,似乎南镇抚司的权力远不如北镇抚司那么大,实际上……还真是。
但如果能同时掌控北镇抚司和南镇抚司,这就不是一个层面的事了。
北镇抚司行事,连自家锦衣卫的指挥使都不怕,唯独害怕南镇抚司,生怕被南镇抚司给来一下背刺。
南镇抚司在锦衣卫当中,就类似于现代部队里的白帽子。
可如果把南镇抚司纳入掌中,那北镇抚司便可以肆无忌惮的行事,再无后顾之忧。
而朱高燨向朱棣索要南镇抚司,远不止这么简单。
他更看重的,是南镇抚司「专理军匠」的权限。
大明的武器研发部门,藏在了南镇抚司这么一个不显眼的衙门里。传说中的神臂弓、三失弩、旋风炮、偏厢解合车等都是南镇抚司的特产。
这对于朱高燨来说至关重要,他想知道南镇抚司的这些人才军匠们能不能造出来一些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可能过于「新鲜」的小玩意儿。
「父皇,您看这马上就要过年了,这监国的差事……」朱高燨提醒朱棣,却没有把话说完。
都要过年了,您是不是该回去了?
这监国的差事谁爱干谁干,反正朱高燨是不想干了。
趁着现在还没被朱棣推出去顶雷,朱高燨想抓紧时间从监国这位置上退下去。
「是,马上要过年了,监国这差事是该动一动。」朱棣点了点头。
朱高燨心中大喜,寻思着老爷子这次怎么这么好说话了。
没等他高兴多久,朱棣又缓缓说道:「这样吧,朕把御书房让给你,这样一来就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