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番外之盛世
“皇后娘娘,这是蔡国公府进献的绿菊,请您过目。”



程瑜瑾只是淡淡扫了一眼,点头道:“本宫知道了,放到花园吧。”



“诺。”



陛下八月初九登基,现在已经快一个月了。



先帝因丹药中毒去世后,陛下十分悲痛,然国不可一日无君,在众多臣子的劝说下,陛下才强打精神,登基为帝,改年号为元熹。



现在,已经是元熹元年九月了。



太子顺应天命登基为帝,程瑜瑾也顺理成章成为皇后。



因为先帝是暴毙而亡,凶丧,李承璟和程瑜瑾作为儿子儿媳,理应守孝三年。



但是国家大事不能没人主持,所以内阁主张以日代年,皇帝皇后为先帝守孝二十七日,即可脱下孝服,恢复正常行动。



程瑜瑾在月初除服,很快,重阳节就到了。



这是李承璟登基后第一个大典,所有人都主张大办,万象更新,以显示新朝的喜气。



李承璟却觉得没有必有,前段时间因为妖道祸乱朝纲,以炼丹之名搜刮了许多民脂民膏,百姓本就叫苦不迭。



虽然李承璟一上台立刻废除了白鹿台修建事宜,但是为此散出去的银两却收不回来了。



李承璟体谅民生不易,国库空虚,不欲再大肆铺张,所以新朝一切庆祝,全部从简。



皇帝陛下这样说,下面人自然无有不应。



眼看重阳将近,程瑜瑾作为皇后,将会亲自出面主持重阳庆典。



这可是程瑜瑾成为皇后后第一次公开露面,阖京人家哪一个不想趁这个机会讨好皇后。



然而陛下却不让送贵重的礼,京城众人为此挖空了心思,想尽了办法送不贵可是奇巧的礼,以讨皇后一笑。



蔡国公府送上来的东西就非常独特,因为是重阳节,他们送花进宫,应景又讨巧。



而普通的菊花未免泯然众人,他们特意找来了绿色的菊,精心栽培,在重阳时当做投名状送到宫里。



可惜蔡国公府的人花了那么多心思,绿菊抬到程瑜瑾跟前时,她不过淡淡扫了一眼,就让宫人抬到花园了。



这和翟老夫人预想的皇后见了花十分喜欢,大加赞赏殊为不同。



淑太妃陪坐在侧,瞧见后旁敲侧击地问:“绿色的花难得一见,赶巧赶上了重阳,这几盆绿菊送的讨巧。



皇后娘娘直接让人送到花园里去,可是不喜欢绿色的花?”



程瑜瑾摇头,一语双关:“万花都是一样的,本宫一视同仁,倒不至于刻意针对。



只不过陛下说了,国库空虚,民力不继,京城众官邸不许铺张浪费。



本宫作为后宫之主,更该以身作则。



这些绿菊虽然只是寻常草木,可是要培育这样一株绿菊,不知道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其背后的花销不比金银珠宝少。



耗费这么多财力只为了一朵开十几天就要凋谢的花,委实浪费。



此奢靡之风不可长,断不能给京城开这等风气。”



淑太妃本是前朝淑妃,昌国公府徐家的大小姐,如今先帝宾天,淑妃也跟着成了太妃。



因为新帝体恤,免了妃嫔殉葬、守陵等仪制,淑太妃等人依然还能住在紫禁城里,安安稳稳过养老生活。



淑太妃本来猜测皇后对蔡国公府的投名状不假辞色,盖是因为记恨当年蔡国公府对皇后的冒犯。



淑太妃娘家和宜春侯府走得近,隐约听闻过,当年先帝给太子和娘娘赐婚前,蔡国公府是想把娘娘娶回去当续弦的。



最后这事自然没成,等赐婚圣旨公告天下后,差点没把蔡国公府的老夫人吓个半死。



在这之后,蔡国公府的人见了皇后就绕着走。



当年皇后还在东宫做太子妃时,翟家人对娘娘就多有讨好,生怕娘娘追究老账。



后来太子登基,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6)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