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德光其实还算是个有水准的君王,虽然张昭认为他是太宗之耻。
但这个参照物,是以汉文帝、唐太宗、明成祖这样的标准来的。
如果把参照的标准稍微降低一点,耶律德光还是有能力的,文治不俗,政治智慧和能力也很不错。
军事上也还行,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敢亲征,舍得给麾下的勇士犒赏,这就是一个合格的马上君王了。
只不过,此人有个很大的弱点,那就是他总是在关键时刻,管不住他那颗天马行空的脑袋。
比如在白团卫村,他想当然的认为晋军被围数日,已经人疲马乏,战力不强。
于是让皮室军的铁骑下马做步兵,结果被晋军反推,只能骑骆驼逃跑。
又比如进了东京,上一秒他还暗自下定决心善待中原之民,要行仁政得到汉人的认可。
下一秒就认为汉人都已经臣服,不敢反抗,于是放纵契丹人去打草谷,结果搞得反抗四起。
而现在,耶律德光把汉军放了了大阵的右翼。
光哥认为已经将他们兵将分离,群龙无首,又以契丹军将统帅,背后又是属珊军督战,问题应该不大。
呃!但凡光哥稍微了解下,就不会把天下所有的兵将,都当成石敬瑭、杜重威这种无耻小人。
也不是所有的兵将,都把富贵和权势,放在了最很重要的位置。
这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把尊严和过的爽不爽利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耶律德光自以为所有人都会臣服于权威,却不想,他进入东京以后,不!就在他进入东京之前,是如何作践这些后晋兵将的。
这份屈辱,并不是简单的赏几贯钱,就可以抹平的。
偃师城外,雍辽双方已经鏖战两个多时辰了。
雍凉军的重甲步军几次击破契丹军的数个大方阵,将以渤海人和奚人为主的辽国步兵,压制到了靠近偃师城。
本来基本是平行的契丹阵型,中军已经凹进去了。
而在两翼,骑兵的互相缠斗,则还在继续。
辽国骑兵几乎两倍于雍凉军,加上战马的高速移动特性,一时间并未彻底分出胜负,只不过辽军的损失,远远大于雍凉军。
胜利的天平,正在朝着雍凉军倾斜,但还不至于让辽军崩溃。
此时,正是传统全冷兵器时代的巅峰,与之前和之后的战争,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在这之前,由于生产力,特别是矿山开发能力限制,一套铁甲的价值,简直能飞到天上去。
汉代军队的披甲率虽然也有六成左右,但是铁甲最多也就是三成,而且汉代的铁甲完全不能跟唐代以来的扎甲相比。
于是,这就造成一个情况,汉代在少铁甲有多弓弩的情况下,战斗分出胜负是很快的。
往往主力部队在遭遇了大量弓弩攒射的伤害之后,很快就会崩溃。
而宋明之后,则是火器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破甲的手段更加多样。
特别是明清军队,大部分都是火枪大炮开干,然后占优的一方狂飙突进就可以了。
只是在这个时代,甲胄已经发展到古典中国的巅峰,新的破甲装备如火枪、大炮也还没有出现,大家都是全副武装的跟铁罐头一般。
哪怕就是钝器,想要完全将一个甲士打的完全失去战斗力,都很不容易,更别说这些甲士还是结阵而战的。
很多时候,你都击破敌人几阵了,但是敌人的甲士根本就没死几个。
这时候甲士战死在战场上,要么是被钩镰枪勾住脚,或者套索套住头,被拖到敌人阵中。
然后被几个人压住起不得身,用长匕首捅面部、扒开甲叶捅死。
要么是被利器捅伤,在不间断的搏斗中流干血液失血过多而死,或者被钝器打伤内脏,内出血而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