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不用于武举是可以分出高下一二,需要等到大家一起较量。
农学科的考核非常简单,就是对于四时八节的掌握,育种选种的熟练程度,各处庄稼蔬果如何套种以达到最高产,如何肥地以及对于农具的维修和使用。
这些都是可以量化的,也不存在泄题不泄题,判定是否中试也很明确,所以农学的科考就很简单了。
而且农学中试的学子,也不像文武科举出身那么高,张昭设计了一个打分标准,在分数线以上的就中试,中试之后的一般就是从九品的承信郎。
这种低级别武官,一年能有几匹布,二百斤粟米和少量的盐糖茶赐下。
最大的好处就是获得了官身,回到乡里之后,地位当然比一般农人高得多,很多还能兼任乡老里长之类。
主要的任务,就是把他种地的手艺,教习推广给周围的农户。
每一个承信郎大约要负责教授少则七八十户,多则一百多户的农户,每年还要根据教授农户的亩产展开评审。
每一年农闲时,各地的承信郎要以州为单位聚集在一起,交流心得,安排农时,以及协调耕牛,水源的分配。
当然,这是最基本的中试者,此外还有两种可以授予正九品的承节郎和保义郎的情况。
其中保义郎还会有农学博士的称号,每年的得到的米粮、布匹、盐茶糖等,要远高于从九品的承信郎。
但前提是他们都不能回到原籍,必须要等待吏部的挑选,然后安排进入胡汉杂居的地方教授农学。
人离乡贱,哪怕是去做官,那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何况还是这种并非正式官员的职务。
今天长城堡中热闹非凡,就是因为他们这里有三个农学博士,将要被分到临近的河州,去教授羌人们种地。
范质看了眼来迎接这三个农学博士的羌人首领,不由得为他们捏了一把汗。
这些羌人穿着厚厚的皮袍子,背上背着长长的硬弓,这种弓,一看就不是寻常打猎用的,而是战场上杀人用的。
其中一个羌人头领脸上几处刀伤纵横,右手虎口厚厚的一层茧子,一只二三十斤的黄羊提在他手中,就跟一只鸡一样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