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这亿现金收购了九龙仓。
而两家投入到百胜公司的股票价值也是按照各自实际投入的价值来计算的。
雷蕴荣这一边,他当时拥有百分之二十点六的九龙仓股份以及百分之五点二的置地股份。
因为当时雷蕴荣收购这些股份的时候,这两家公司股价还没有爆涨都比较平稳,所以花费的不多。
其中九龙仓的股份总共花费了近三亿港币,置地公司的股份也花费了近三亿两千万港币,所以雷蕴荣投入到百胜公司的全部股份价值六亿两千万。
而包船王当时是只持有百分之十一点三的九龙仓股份,这部分收购的时候九龙仓股价略微上涨了一点,包船王总共花费了一亿七千万港币。
这样计算肯定多多少少雷蕴荣是有点吃亏的,毕竟他很早就在暗中吸纳九龙仓的股票,花了较少的钱拿到了较多的股份。
当时为了尽快达成合作也为了不那么麻烦雷蕴荣也没有计较太多,主动提出按这样的方法计算。
包船王也是个讲究的人,他知道这次是他占了便宜,嘴上没说什么却记在心里。所以在成功收购九龙仓,在分割资产的时候包船王也是做了较大的让步。
不说包船王把金门建筑这家香江最大的建筑公司让给自己,这是一家很成熟的公司,包船王说他不懂建筑,对他没多大用都是他的托辞,这是他在投桃报李。
还有最后一部分九龙仓的物业,包船王也是把价值更高的山顶地皮物业让给了雷蕴荣。
现在香江媒体乃至后世常说的“山顶豪宅”、“山顶别墅”,主要就是集中在山顶道、种植道与宾吉道这几条交错山路两侧。至于后世鼎鼎大名的白加道严格来说还不是山顶,它在中半山区,勉强算是山顶的头段。
然后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整片山顶区域都被开发成建筑群,形成一大片山顶社区,再加上后世的香江著名的山顶广场、蜡像馆、凌霄阁等景点全都在这个社区附近,所以形成了集旅游,美食,购物以及居住为一体的太平山顶,成为香江非常重要的一张名片。
九龙仓在山顶囤积了不少地盘,在年的时候将这些地盘进行开发,并把这个地产项目命名为红梅阁。
红梅阁的地理位置非常的优越,它就在山顶社区的核心地段,包含九栋独立大屋以及三十九栋联排别墅。
其中九栋独立大屋在去年已经开发完成,但这些别墅都是只租不卖,一直保留在九龙仓旗下,而那三十九栋联排别墅则是正在建设当中,预计明年可以完成。
别说以后了,就是现在这些山顶别墅都是香江最贵最顶级的豪宅,价值巨大,如果放到世纪,这些房子起码价值百亿港币!
所以有时候做生意真不能针针计较,当然这也是要分人,有的人你大气别人拿你当傻子。
言归正传,这样算下来,这次收购九龙仓,雷蕴荣投入了六亿两千万,包船王投入了一亿七千万,还有要支付给怡和的亿港币,一共才亿港币。
不过除了这部分以外,当时百胜公司在公开收购九龙仓之后,也在股市上收购了百分之五左右的股份,这部分的股价就不低了,均价在块港币,所以这部分也花费了近一亿五千万。
总共加起来,百胜公司花费了亿港币,持有九龙仓百分之六十四点五的股份,其中包括百胜公司未换购成置地股票剩余下的百分之十五的股份。。
这其实已经达到了全面邀约收购的标准,不过要避开也很容易,只要把股份分散开,单一股东低于百分之五十就可以了。
这个价值刚好和在收购前的九龙仓总市值差不多,但显然九龙仓落到了雷蕴荣和包船王手里价值肯定不会这么点。
所以对于这次收购,林行之在信报发表评论称这是一次经典的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战果的蛇吞象式的收购。
因此后世有香江股神之称的李兆基也是在反复研究这次的收购战。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最后那一下釜底抽薪转战置地,让置地股票大涨,冲抵了一些成本,不然肯定没法这么轻松。
看看历史上的包船王就知道了,先是花了十五亿港币的资金收购了李超人以及几个闲散股东加起来近三层的九龙仓股份,然后又与怡和在股市上召开